课件编号20097320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整式加减》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质量检测作业(PDF版,2课时,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448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作业,单元,答案,2课时,PDF,质量检测
  • cover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单元作业 一、单元信息 基本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 单元名称 信息 本 数学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整式的加减 单元 组织方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课时 信息 1 整式 第 2.1(P54-61) 2 整式的加减 第 2.2(P62-71)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次数、项的概 念,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的 法则,能正确地去括号。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在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数学及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符号既是解决数学问题又是描 述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与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网络 1 2.内容分析 《整式的加减》在学习《有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有:整式、单项式、多项 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这些内容是对有理数知识的引申,又是对后面代数内 容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自然学科的工具。 这一章内容是初中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是中考必考内容,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 数、运算能力、观察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从认知规律看: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整式的相关概念及整式的加减。在学习整式的概念之前, 学生已经会列代数式,因此对于单项式、多项式的形成已有较深的印象,为进一步学习单项 式、多项式的概念提供了感性认识。 从学习习惯、思维规律看:整式的加减运算的主要知识点为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及整式 加减的运算,在这之前,学生除在本章掌握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外,在上一节还学习了有 理数的运算,通过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 2、理解同类项,会进行同类项合并运算。 2 3、能正确地进行去括号变形。 4、体验整式加减的运算过程,熟练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发展学生各项运算推理能力,培养 思维及表述能力。 5、在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是解决和描述现实问题的工具。 6、通过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数学的开创和探索乐趣。 7、将数字引申到符号,在符号中又结合数字,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辩证过程,养成用符号表 示事物的观点。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层设计作业。我把学生分成三组:知识能力弱的为A组,知识能力中等的为B组,知识能力 强的为C组。每课时均设计“基础型作业”(针对所有学生,基本知识点的作业)、“能力型作 业”(针对B组和C组学生,把基础型作业稍做改动)和“发展型作业”(针对 C组学生,体现个性 化,探究性、实践性,要求C组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分层作业:1、基础型作业(A组) 2、能力型作业(B组) 3、发展型作业(C组) 五、课时作业 2.1整式 作业 1 A组(基础型) (一)作业内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πy2的系数是 2 B.﹣xy的次数为 0 C.x2+5x+8是二次三项式 D.3x2-2y﹣1的一次项是 2y 2.多项式 2x 3 -3x 2 +5x-2有 项,其中次数最高项是 ,常数项是 . a +b 2 3.代数式:①﹣2mn2;② ;③3+2x;④ a b.其中整式的个数是(  ) c 3 A.1 B. 2 C.3 D.4 4.对于单项式 30m,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猪肉是30元/千克,买m千克需30m元 B.猪肉是 m元/千克,买 30千克需 30m元 C.七一班有m个同学,平均每人给灾区捐款30元,则七一班共捐款30m元 D.公交车里有30个人,小明重m千克,则这30人共重30m千克 3 (二)时间要求(10 分钟) (三)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等级 评价指标 备 注 A B C A 等,答案正确、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