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5699

第二单元第1节 网络信息辨真伪 教案5 四上信息科技川教版(2019)

日期:2024-06-0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70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信息,第二,2019,教版,科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网络信息辨真伪 教学设计 课题 网络信息辨真伪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网络信息辨真伪》是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二单元“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一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素养,学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如何分辨信息的真伪,从而避免被误导或上当受骗。教材通过信息分类、辨别信息来源和寻找信息佐证等多个环节,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网络信息的警觉性和判断力。同时,教材还强调判断信息逻辑的重要性,并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工具进行辅助判断。整体而言,本教材设计科学合理,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对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鉴别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对网络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能够主动关注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形成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审慎态度,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计算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利用逻辑思维和分析工具判断信息真伪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使其在面临复杂网络信息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工具辅助进行准确判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网络信息真伪的验证,探索新的信息获取和验证方式,培养他们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信息社会责任:强化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他们在网络世界中遵守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信息,积极参与网络环境的净化和维护,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 了解信息分类、辨别信息来源、寻找信息佐证。 难点 掌握判断信息逻辑、利用工具判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近期热门的网络新闻或社交媒体帖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相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吗?为什么?”简要介绍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强调辨认真伪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观看教师展示的网络信息,思考其真实性。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信息分类与来源辨别信息分类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信息,如新闻、广告、社交媒体帖子等,并解释每种信息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真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接触到的信息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信息来源辨别实践教师准备几组真实和虚假的信息来源案例,如官方网站与仿冒网站、权威媒体与自媒体等。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每个案例的信息来源,讨论并分享如何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环节二:寻找信息佐证佐证方法介绍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寻找信息佐证的方法,如交叉验证、查找原始出处、参考多方意见等。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来查找相关佐证。学生实践操作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利用所学知识寻找相关信息,并尝试找到佐证支持或反驳该信息。学生分享自己的查找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环节三:判断信息逻辑与利用工具判断逻辑判断教学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分析信息的逻辑结构,识别信息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一组包含逻辑错误的信息,并讨论如何识别和纠正这些错误。利用工具判断信息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信息判断工具,如事实核查网站、社交媒体分析工具等。示范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对信息进行快速验证,并让学生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对之前找到的信息进行再次验证。 认真听讲,记录信息分类和特点。思考并讨论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依据。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佐证的概念和作用。练习寻找信息佐证,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