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6655

第三单元第2节 家乡的歌 教案1 四上信息科技川教版(2019)

日期:2024-06-1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723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2019,教版,科技,信息,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的歌 教学设计 课题 家乡的歌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家乡的歌》这一课通过Scratch编程软件,巧妙地将信息技术教育与音乐、美术、地理等多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上传声音、录制声音的基本技能,同时提升他们的编程思维和审美能力。教材通过构建MV音乐作品的案例,引导学生利用Scratch的多媒体功能,展现家乡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Scratch软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创作和表达中的巨大潜力,从而激发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重复执行、颜色特效等脚本搭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展示家乡美丽和传承家乡文化中的重要性,通过Scratch编程工具制作MV音乐作品,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价值的认识。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中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设计并搭建Scratch脚本,实现MV音乐作品中背景图片的切换、图形特效的添加和声音的播放,提高编程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如Scratch编程软件和九寨沟风景图片)进行创作,展示家乡的美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学生能够探索Scratch编程软件的更多功能,尝试不同的编程方法和技术,以创作更具个性和创新性的MV音乐作品。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在创作MV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尊重知识产权,合法使用九寨沟风景图片和家乡歌曲等素材,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学生能够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传播家乡的文化和美丽,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同时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贡献意识。 重点 了解如何上传声音、录制声音。 难点 掌握搭建脚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个预先制作好的MV音乐作品,展示九寨沟的风景和家乡歌曲的融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讨论MV中的元素和可能用到的Scratch功能。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制作一个展示自己家乡的MV音乐作品。 观看MV音乐作品,感受其魅力和创意。参与讨论,提出自己对MV元素和Scratch功能的理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通过展示MV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讨论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环节一:导入案例并介绍背景教师活动:向学生展示已完成的Scratch MV音乐作品案例,让学生感受用Scratch展示家乡美景的魅力。简要介绍案例中的元素:九寨沟的风景图片、角色欢欢以及家乡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MV音乐作品。环节二:讲解声音上传与录制教师活动:声音上传:打开Scratch软件,演示如何导入声音文件(家乡的歌曲)。强调声音文件的格式要求,并提醒学生准备合适的音频文件。指导学生将声音文件拖拽到Scratch的声音库中,并给声音文件命名。声音录制:如果条件允许,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Scratch的录音功能录制自己的声音(例如,欢欢介绍家乡的话语)。演示录音的步骤,包括点击录音按钮、开始说话、结束录音等。强调录音时需注意的环境噪音和清晰度的要求。环节三:搭建MV音乐作品的脚本教师活动:角色与背景设置:指导学生导入九寨沟的风景图片作为背景,并调整背景的大小和位置。导入角色欢欢,并调整其位置,确保欢欢站在舞台的一角。脚本搭建:讲解当绿旗被点击时,程序开始执行的原理。演示如何编写一个“重复执行”的脚本块,并在其中添加“清除图形特效”和“下一个背景”的命令。解释“重复执行4次”的脚本块,以及在这个块中如何设置“将颜色特效增加25”和“等待1秒”的命令。提醒学生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