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85383

三《师说》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88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师说,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2023
  • cover
教学设计之《师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2、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师说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熟读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师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通过学习荀子的《劝学》,明确了学习的作用、意义和方法态度。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提升。现代社会人们学习的途径很多,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还是从师学习呢? 【活动设计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论语·述而》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 务学不如务求师。———[西汉]扬雄《法言·学行》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教师小结: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告诉我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尊师重道、崇智尚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社会上许多人耻学于师,针对这种不良社会现象,有一个人大声疾呼“古之学者必有师”,写文章批判这种不良风气,这个人就是韩愈,这篇文章就是《师说》。(板书师说和韩愈) 二、解题 “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属于议论文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同学们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这类文体都可理解为“解说……的道理”。“师说”的意思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一直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赞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背景介绍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辙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教师补充)我国古代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大了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 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