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93269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83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职,语文,高教,2023,基础,模块
  • cover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作者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领略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引发对青春的思考。 3、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品味意象的灵动活泼、意境的丰盈深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青春是一生中最美的年华,我们每个人在青春时期,都会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革命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看看他笔下的青春是怎样的绚丽多彩,并感受这位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点燃自己澎湃的青春激情!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题目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三、布置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 如果有一位导演要去长沙拍摄和这首词的内容比较吻合的景物,你会给他什么建议?请说说你的理由。 情境任务二 有一位日本汉学家说毛泽东所写的几首词,还是这首《沁园春 长沙》最佳。假如你是这位汉学家,记者采访问你为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建议和《沁园春 雪》进行比较,并进行小组讨论展示。) 四、提供活动策略 情境任务一策略 这个任务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情境中更好地感受《沁园春 长沙》中的湘江秋景图这幅画面的意境,需要学生借助语文学科“意象”“意境”“景物描写的方法”等必备知识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意象”“意境”“景物描写方法”有关的知识点,并在鉴赏“湘江秋景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这几个概念,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 情境任务二策略 这个任务让同学们比较《沁园春 长沙》与《沁园春 雪》两首词,结论是《沁园春 长沙》比《沁园春 雪》写得更好。比较策略参考: 1、选取多个角度,对两首词分别进行鉴赏。可以重点鉴赏《沁园春 长沙》。 2、分别从鉴赏《沁园春 长沙》的角度对两首词进行对比。 五、情景任务实施过程 情景任务一 教师提示: 毛泽东的这首词上片描写了两幅非常美的图画, 老师给它分别取名为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第一幅图 独立寒秋图 时间:寒秋。 地点:湘江、橘子洲头。 人物:我。 请同学们在朗读中思考: 1、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这首诗的第一句怎样表述更符合我们现在的说话习惯? 参考:寒秋时节,我一个人独自站立在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2、为什么是“独立”,而不说“站立”? 参考:“独立“表现出站在橘子洲头是一个人,而且可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 湘江秋景图 第二幅图 看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静态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动态 俯仰 在朗读中思考: 3、作者选取哪些意象来描绘“湘江秋景图”?这幅图画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作者选取了万山、层林、碧江、百舸、鹰、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充满活力的图画。 层层树林经霜后遍野红叶,像用染料染过一样;碧绿澄澈的江面上,很多大船在竞相追逐前行;鹰在广阔的填空矫健有力地飞翔,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自由地游动。万物都在深秋竞相自由地活动。 必备知识补充: 意象,就是在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客观景物或事物)。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这首词中作者笔下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