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35853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

日期:2025-0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17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6课,北宋,政治,教案
  • cover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过程与 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上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通过讲述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或表演课堂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宋初政治制度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后果;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陈桥兵变是“不流血而创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北宋的政治》。 【新课讲授】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 教师提问: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各是什么? 提示:960 年,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 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局面 教师提问:北宋统一的方针及结果? 提示:方针: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结果: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 3.北宋局部统一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北宋的统一是局部统一。 4.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问计赵普 材料: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教师提问: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2)教师提问: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提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3)教师提问:宋太祖是怎样解决的?他用什么方法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 提示:收精兵,夺其权,制钱谷。 ①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的兵权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统调分离;地方禁军定期换防。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夺其权 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增设多职(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利。 在地方———任用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设通判,牵制知州。 ③制钱谷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重文轻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朝武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代文臣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宋)曹翰《退将诗》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谚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提示:重文轻武 2.重文轻武的原因和措施 (1)教师提问: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提示:防止武将专权、篡权。 (2)教师提问:宋太祖和宋太宗在重用文官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①文人统兵,武将受限。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重文轻武的影响 教师提问:重文轻武的有什么影响? 提示: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积极影响: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