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49067

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日期:2024-11-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436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溶液,形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对食盐溶解过程的微观揭秘,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建立微粒观;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知道溶解时的能量变化与微粒运动有关,初步建立能量观;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掌握乳化的原理,并了解溶液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解决措施: 注重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借助动画和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情景创设】 播放图片:生理盐水的相关信息 【提出问题】 1.氯化钠注射液是无色的,它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氯化钠是怎样溶解于水中的? 观察,思考、讨论、回答,回顾旧知。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生理盐水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的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无处不在;同时帮助学生回忆纯净物、混合物的相关概念,为后续食盐溶解过程的学习做铺垫。 一探:食盐的溶解过程 【提问】将一定量的食盐放入水中,搅拌,静置,观察现象。食盐去哪儿了? 【微观探源-播放食盐溶解的动画】 【微观探源-播放蔗糖溶解的动画】 从氯化钠和水的微观构成上分析得出结论: 1.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食盐解离成了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 2.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解离成了蔗糖分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蔗糖溶液。 学生感受食盐的溶解过程,并通过对溶解过程的微观想象,揭秘氯化钠溶液的微观世界,学进而会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初步建立微粒观 二探:溶液 的 特征 【展示图片-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提问】 1.生理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都一样咸 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特征 2.如果把生理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说明溶液具有什么特征? 【提问】深入理解溶液的概念 1、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3、溶液一定是液态的吗? 【讲解】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并展示常见的溶液,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判断 分组讨论并得出溶液概念及的特征: 1.均一性、稳定性 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思考回顾旧知得出结论1.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2.不同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不同,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液不一定是液体思考、分析、判断、归纳 回扣情境,通过分析生理盐水的相关说明,调动学生思维思考溶液的特征;并最终引导学生总结溶液的相关概念定义,初步构建溶液的知识体系 三探:物质 溶 解时 的 能量变化 【情境导入并提问】 为什么摇一摇就能使饮料变冰呢?思考、判断 【引导】设计实验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和氯化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 【讲解】溶解过程中的微观变化 【呈现图片】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1.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2.物质溶解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分析、思考观察、研究、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确定最佳的反应方案,对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过程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在测定溶液温度变化时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确定最佳的反应方案,对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过程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在测定溶液温度变化时应用,通过实验得出最终的结论,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利用数据解释问题的能力;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溶解时溶解时的能量变化与微粒运动的关系,培养能量观;意识到溶液对于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意义,树立化学价值观。 乳 化 现象 【提问】洗涤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