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2492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作业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7922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2.3,一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数学 七年级 第二学期 沪科版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1)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2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2)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3 7.2.1 一元一次不等式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4 7.2.2 一元一次不等式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5 7.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6 7.3.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 7.3.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8 7.4 综合与实践 排队问题 7.4 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①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两个一元- 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内容分析 本章为沪科版七年组数学下册第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定解集。此章的学习,为一次函数、数与代数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本章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利用数轴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做准备。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认知进展上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特点是抽象规律思维占主导。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能娴熟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且能将简洁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的形式,但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肯定的困惑。利用类比学习方法,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本章实现了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①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课时作业 第五课时(7.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作业 1(基础达标作业) 作业内容 (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 (2)某经销商销售一批电话手表,第一个月以550元/块的价格售出60块,第二个月起降价,以500元/块的价格将这批电话手表全部售出,销售总额超过了5.5万元.这批电话手表至少有( ) A.103块 B.104块 C.105块 D.106块 (3)水果店进了某种水果1吨,进价7元/千克,出售价为11元/千克,卖掉一半后准备打折出售,如果要使总利润不低于3450元,应至少(  )折出售. A.7折 B.8折 C.8.5折 D.9折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不等列的列法和解法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