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3666

天津市河北区2024届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0811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试卷,语文,天津市河,北区
    河北区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毕业季。论文,是学业的阶段性总结;论文致谢,则是一次充满仪式感的表达。这些致谢有的感谢父母,有的感谢自己,有的感谢时间;有的深情,有的幽默,有的通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真诚。_____。这样的致谢大都于朴实的文字里( ① )着情真意切:“感谢你们在我每一次面临选择时,帮我分析得失却从不替我决定”“希望我努力成长,能赶上你们变老的速度”,真诚的话语令母亲( ② )。还有一些致谢,( ③ )是讲述个人的故事和经历,就已让人泪流满面。比如一位博士在致谢中讲述自己坎坷的求学经历,“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这被网友们称为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在另一封致谢信中,主人公感谢相濡以沫的妻子,这也被读者喻为现代版的《项脊轩志》。这些致谢也许没有论文内容那么“高精专”,但却是使论文发光的一部分。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 流淌 声泪俱下 则 B. 流淌 潸然泪下 单 C. 流动 潸然泪下 则 D. 流动 声泪俱下 单 2. 根据文意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合适的是( ) A. 论文是理性的,而致谢却可以是感性的,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发乎内心,就是一份优秀的致谢 B. 致谢是感性的,而论文却可以是理性的,只要发乎内心,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是一份优秀的致谢 C. 论文是理性的,而致谢却可以是感性的,只要发乎内心,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就是一份优秀的致谢 D. 致谢是感性的,而论文却可以是理性的,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发乎内心,就是一份优秀的致谢 3. 下列和文段有关的词语解释和文学常识,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致谢”的“谢”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之意相同。 B.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创作的勉励青年珍惜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的赠序。 C. 回忆性记事散文《项脊轩志》表达了归有光对去世的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深沉怀念。 D. “相濡以沫”典故出自《庄子》,比喻同处患难中的人能够相互扶持,给予力量。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第①处,流淌:指液体的流动,也可指情感的存在。流动:指(气体或液体)向一定方向移动;变换位置。此处语境说的是朴实的文字里包涵着情真意切,故此处应选“流淌”。 第②处,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十分激愤悲痛的情状。潸然泪下:形容因情感触动而禁不住流下眼泪。此处强调的是真诚的话语触动母亲,使母亲禁不住流下眼泪,故此处应填“潸然泪下”。 第③处,单:只;仅。则:就是。此处语境说的是仅个人的故事和经历,就已让人泪流满面,故此处应填“单”。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论文”应该是理性的东西,“致谢”却可以是感性的。正常的逻辑顺序为:先“发乎内心”,再“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关的词语解释和文学常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