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4798

1.1等腰三角形(共4课时)教学评一体化教案(表格式)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41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北师大,数学,格式,一体化,教案
  • cover
1.1.1等腰三角形 【课标要求】 1.掌握基本事实,能根据基本事实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角角边定理. 2.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基本事实,依据基本事实及学过的定理证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角角边定理。 2.通过动手操作,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能从基本事实出发,用综合法证明. 【评价任务】 1.独立完成任务一:评价任务一2,3 (检测目标1) 2.合作完成任务二:评价任务二2,3,4,5 (检测目标2) 【学习提示】 阅读评价任务,明确本节内容有几个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任务要怎样完成,完成以后的检测评价内容是什么,同时明确针对目标的评价标准,有效引导自己学习. 【资源与建议】 1.从回忆基本事实入手,一方面可以回忆旧知识,另一方面引出本章证明的依据. 2. 本主题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等腰三角形基本性质的证明. 3. 本主题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基本性质的证明,你可以通过任务2折叠活动发现证明思路. 【学习提示】在开始本节课学习之前,先认真阅读以上资源与建议,明确这节课内容的出处、知识的前后联系、学习的路径、学习的重难点及突破的途径,为顺利完成以下学习内容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先行组织: 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事实中的4条: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任务一:证明:“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指向目标1) 1.自主学习 (1)思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是什么? (2)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批互改. 已知:如图 求证:△ABC≌△DEF. 证明: 评价任务一: 2. 如图,已知AB=AC,E、D分别在AB、AC上,BD与CE交于点F,且∠ABD=∠ACE 求证:BF=CF. 3. 如图,已知点D和点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评价最高标准:第2-3题答案正确每题+5,最高10分) 【学习提示】注意分析条件和结论,画出简图,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规范地写出证明过程. 任务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指向目标2) 1.小组合作学习 先独自折纸观察、探索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再以六人为小组进行交流,互相弥补不足. (1)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以前如何探索这些性质,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 (2)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写出证明过程.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相等,简称为 ; ②等腰三角形 三条线重合. 评价任务二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0则其余两角的度数为 .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为 .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 5.学生自主完成课本P4第2题: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 (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AD的度数. (评价最高标准:第2-4题答案正确每题+3,第5题答案正确每题+5,最高14分) 【学习提示】 小组合作完成折叠过程,确定辅助线的位置,发现证明的思路. 【达标检测】 1.(3分)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只有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2.(3分)在△ABC中,AB=AC,∠A=40°,则∠B的度数是 . 3.(5分)如下图,在△ABC中,AB=AC,AE是∠BAC的平分线,点D是AE上的一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E⊥BC B、△BED≌△CED C、△BAD≌△CAD D、∠ABD=∠DBE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