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83863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一《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实录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31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语文,高教,2023,基础,模块
  • cover
教出科普文的语文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及落实】 一、辨识文体,把握概念,理清思路。 1.聚焦冒号,给青蒿素下定义。(冒号) 2.“一小步”是如何实现的,理清青蒿素的发现过程?(问号) 3.说说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行文结构。 二、体会科普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1.对比阅读《美丽的颜色》和本文选段,体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 2.留意文章的五个感叹号:有节制的抒情。(感叹号) 三、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 1.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你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 2.从 “一小步”中的“小”字,你读出了什么? 3.关注青蒿素抗疟和全球疫情最新动态,深化认识这“一小步”,体会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造福人类的精神。(省略号)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堂实录 一、辨识文体,把握概念,理清思路 师:今天我来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标题。 生齐读标题。 师: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请看课文注释①,说说看。 生:演讲稿,杂志论文。 综合来看,它是一篇什么文章? 生:科普文。 师:嗯,这是一篇科普文。科普对象是什么? 生:青蒿素。 师:这是科普对象,也是研究对象。标题中的冒号的作用是什么? 生:解释说明。 师:冒号后面这句话是从什么方面对青蒿素进行了解释说明。 生:青蒿素的成就、意义。 师:作为一篇科普文,首先需要关注的是研究对象概念的准确性。昨晚给了大家10分钟时间预习课文。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有关青蒿素的关键信息,给青蒿素下一个定义。给2分钟时间。初中有没有学过下定义的方法? 生:有 生: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好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联合疗法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 师:请同学们继续找,还有没有更本质的信息? 生:青蒿素是熔点在156-157摄氏度的无色晶体———C15H22O5 。 师:这是一个关键信息。还有没有同学继续补充下? 师:没有人说了吗?那我们结合课文内容,综合下同学们的意见,我给出一个基本定义(呈现课件):青蒿素”是一种从青蒿中提取的、分子为C15H22O5 的可用作治疗疟疾药物的有机化合物。这句话说明了青蒿素的来源、分子、作用。其实还可以增加一些信息,是由谁在什么时间发明的 生:屠呦呦等团队1972年发明的。 师:所以,阅读科普文章,第一步是要弄清楚研究对象的学术概念是什么? 师:标题一般是文章的中心句,请同学们再次齐读标题,快速浏览课文,看有没有和标题含义类似的句子? 生:第4段。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 师:第21段。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生:第22段。我们从中药青蒿素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金是发掘中西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师:最后一段有没有? 生:有。这里所举中西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是沧海一粟。 师:这篇文章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生:首尾呼应。 师:文章中间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生:青蒿素的研发过程。 师:所以这篇文章在行文思路上是按照首尾呼应、总分总的形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标题,思考下:青蒿素征服人类进程的这“一小步“是如何实现的?请按照老师给的示例,梳理下青蒿素的研发过程。 (教师课件示例) ·20世纪50年代,疟疾重新开始肆虐。 ·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生: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兴提取物,发现了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20世纪70年代,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病人症状迅速消失!1972年,终于找的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摄氏度的无色晶体———C15H22O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