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14158

5.1 (第二课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2-0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7743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课时,生长素,植物,长的,调节作用
  • cover
(课件网)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第二课时)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1、从细胞和器官水平说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2、掌握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方式和分布 3、通过实验探究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特点 4、举例说明作用的两重性 学习目标: 生长素促进幼苗生长 促进幼苗尖端下部细胞的伸长 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从细胞水平: 一、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作用机理:书本课外读P104 从器官水平: 促进果实生长 促进种子发芽 促进叶片生长 促进维管束分化 促进不定根,侧根形成 防止落叶落花落果 促进茎伸长 植物茎或叶上长出来的根 二、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 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顶芽、幼叶和胚 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过来 生长素分布部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几乎各部位都有,但不是均匀分布的,在 某一时间,某一特定部位的含量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而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甚少。 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精细分布是它实现生理功能的基础 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 利用蒸腾作用的动力运输 三、生长素的运输 1、非极性运输 部位:韧皮部 木质部 2、横向运输 例如:甲:受单侧光作用,生长素由向光侧A向背光侧B运输 乙:受重力作用,生长素分别由远地侧C和E向近地侧D和F运输 部位:细胞分裂特别旺盛部位,如胚芽鞘尖端、芽尖、根尖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可以逆浓度梯度 影响因素:单侧光或重力 部位:局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 运输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短距离的单方向运输,与重力无关。 3、极性运输 逆浓度梯度 注:植物根尖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分为两种方式:向顶运输和向基运输。 一方面,生长素主要在中柱细胞由根基向根尖运输,即向顶运输; 另一方面,在表皮部分,生长素由根尖向根基运输,即向基运输。 甲 乙 结论:生长素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提出疑惑: 是不是生长素的浓度越高, 植物的器官就会生长越快? 探究实验: 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实验材料:生长素类似物———2,4-D 生长素(IAA)由植物自身产生,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在生产上较少应用。 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如α-萘乙酸(NAA)、 生根粉(吲哚乙酸和萘乙酸钠复合物)、2,4-D等。 长势相近的枝条(富贵竹) 实验器具:烧杯、量筒、玻璃棒等 四、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如何确定合适的浓度范围呢? 预实验 ——— 确定浓度范围 浓度梯度: ( 10-10 10-8 10-6 10-4 10-2 ) mol/L 清水 10-10 10-8 10-6 10-4 10-2 mol/L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不同浓度的2,4—D溶液 生根情况(枝条上根的总长度和数目) 处理的时间、处理的方法、植物枝条的长度长势等 清水 10-10 10-8 10-6 10-4 10-2 mol/L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 生根情况: 10-10mol/L >10-8 mol/L > 清水>10-6mol/L >10-4mol/L、 10-2 mol/L 促 进 生 根 抑 制 生 根 五、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 1.同一器官 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太高会抑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 两重性 10-10 10-4 10-8 10-6 10-2 0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c/mol·L-1 根 B A C 1、曲线AB段表示: 2、B点表示: 3、BC段表示: 4、C点以后表示: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 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 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根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 5、C点表示: 生长素对根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