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89684

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任务训练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9次 大小:26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如何,语文,任务,作文,单元,第三
  • cover
2024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写作“清晰地说理”导写及范文3篇 【原题呈现】 “说的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重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道理,存在那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①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②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审题分析】 两则作文题旨在让学生复习说明文写作。 ①自然现象、文化形态、劳作方式等都是观察的对象,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不重在对观察对象的细致记录,重点在于说明对象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某些道理、规律等。且这些道理、规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生硬的说明,而应该是融入了个人感情的。如调查民间文化,学生记录调查家乡文化的某些习俗、形态等(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是记录现实、分析产生的原因、探讨现象的意义、寻求保护措施等),并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写作重点在于自己的观察和感悟。 ②题目“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说的是常识的重要性;常识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如自然现象、文化生活、人生经验等,常识告诉我们生活的经验、人生的道理等。本则话题作文作文题,不是简单归纳常识,而是需要学生探讨“常识”中的“理”,即要学生深入分析,探寻现象或呈现背后蕴含的本质。这个理,可以常识呈现出来的客观道理、规律,也可以是自己的认识、感悟等。 写作的时候,注意说明文的特点,应注意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思路、方法、语言等。不要写成了议论文。 【知识链接】(如何清晰的说明事理) 要清晰地说明事理,就要对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说“木叶”背后的“暗示性”,之所以能做到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就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深入的研究,思之愈深,说之愈明。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仅做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要在写作前搜集相关资料,做些研究,深入理解要说明的事理。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就越容易将其解说清楚。 在说明事理时,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都是说明的重点,把它们阐说清楚,才能纲举目张。主要内容解说清楚了,整篇文章的“清晰”就有了保证。梁思成分九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写到重要构件、装饰风格,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会觉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 说明事理时,还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明顺序。可以由具体的现象出发,归纳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揭示事理的不同层面;还可以在比较中凸显事理的特征。《说“木叶”》从对众多诗句的解读中抽绎出创作、欣赏的规律,《中国建筑的特征》在中西建筑的对比中解说建筑语汇的“可译性”,其中的思路都很值得我们效仿。 根据事理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这就是抓住人们不易明白或不易信服的关键问题,尽量利用人们熟悉、知道、承认、能够明白或接受的东西来说明问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