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2172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京腔京韵》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4课
  • cover
京腔京韵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京剧片段,认识与听辨京剧的行当唱腔,让学生感受“京腔”。 2、在教学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模唱一段念白、唱腔。 3、学唱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体会“京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京剧的行当,并听辨出京剧的行当唱腔。 2、学习京剧中的念白等声腔特点,会唱京剧片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拉近距离(师唱京剧选段《苏三起解》走进教室) 师:老师刚才的这段表演,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京剧。) 师: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传统,在世界艺术之林也是独树一帜。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京剧,去了解京剧中的人物和故事。(大屏出示课题) 师:听过杨家将的故事吗?同学们,谁能和大家说一说故事的梗概?(生汇报)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引出京剧,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京剧这一课题。】 (接京剧片段《坐宫》。) 二、名段欣赏 初步感受 1、欣赏京剧片段《坐宫》。(让学生学会聆听,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剧情。) (1)简介剧情。(生汇报) 师:故事中的主人公分别是公主和杨四郎,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公主的声音是怎样的?杨四郎的声音又给你什么感觉? (2)播放京剧《坐宫》片段。 (3)了解“生”与“旦”的主要声音与叙述性唱腔的特点。 师:公主告发杨四郎了吗? 师:他们是用什么形式演的?(生:唱) 师:京剧里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唱”来演故事。既然是唱,那你觉得公主的声音怎么样?(生:尖细、细腻婉转。) 师:那杨四郎的声音又给你什么感觉?(生:高亢明亮。) 师:你看他们唱得那么快,为什么我们还能听清唱的内容呢?(提示:这是因为演员演唱的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所以我们才能把这段节奏明快、字多腔少的唱段听得明明白白。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演员的一招一式都能体现出他们扎实的基本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京剧“唱”故事的魅力。】 2、体验“念”的韵味。 师:在宋朝有一个震惊全国的案件《铡美案》。这个“美”指的是谁啊?(生答)谁来“铡”呢?《铡美案》讲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指生汇报) 师:哎,今天这位包公大人又要来审案了,击鼓鸣冤的是谁?(老师走“旦”的台步,念白:小女子秦香莲叩见大人。) 师:现在正式升堂! 师:请一位包公,再来一位秦香莲,请你们用生活中的语言说说这段对白。(出示台词。) (包公)“台下妇人有何冤屈,快快说来?” (秦香莲)“哎呀,大人容禀!” A、学生用平常的语言读。 师:说的不错!老师也来试试,你们听听,我读的有什么不同? B、老师念。 C、学生根据角色分男女对白(提示女生用假声念。) D、引导学生比较京剧的念白与平常的说话有何区别。(生答。) 师:我读的有什么不同?(生:音调抑扬顿挫、拖腔、语气夸张。) 师:行话说;“千金话白四两唱”,在京剧中唱能演故事,说也能呢。,但京剧中的说不同与我们生活中的说,它叫念,讲究字腔归韵,语气夸张。 E、再练一练。 师:我们再来练一练,感受其中的韵味。 师:看来京剧演员不好当噢!这么简单的两句话,要“念”好还真不容易啊!(千金话白四两唱,念的语气要随着人物而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京剧的“念”词,切身感受京剧的魅力,加深对京剧中“念”的印象。】 3、观看京剧《铡美案》选段(成人演唱)。 师:哎,秦香莲她要告当朝驸马陈世美,包公本想劝说陈世美,希望他回头是岸,可这陈世美真是目中无法,还想再行凶。为了替民申冤,最后包公严惩了这个丧尽天良的陈世美。 师:听完这个唱段,你觉得包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提示:是柔弱纤细还是铿锵有力,是高亢明亮还是浑厚大气?) 师:为什么包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