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0571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课 歌曲《在农场里》花城版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1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9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年级,格式,教学设计,花城,在农场里,上册
  • cover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在农场里》 课程标准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收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课程标准》还指出:“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分析 《在农场里》是花城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充满童趣的外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模拟了动物的叫声,适合儿童学习心理,使孩子们在歌唱中获得极大乐趣。歌曲的旋律活泼而稚气,配有三段歌词,内容基本上模仿猪、牛、鸭三种动物的叫声,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来演唱。 教学目标 (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用科学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初步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意境。 2、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进一步体验、感知“×”、“××”、“× –”三种节奏时值的长短关系。 3、创设“农场”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热爱。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现能力,为其在以后能主动参于音乐社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引导学生结合歌曲节奏创编歌词,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各种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和表演《在农场里》,感受农场里的生活乐趣,体验人与动物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用科学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知“×”、“××”、“× –”三种节奏时值的长短关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同学具有好奇、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喜欢小动物、充满爱心。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创设情境,从模拟小动物的叫声引出节奏训练,进而学习歌曲。在给歌曲创编动作和创编歌词时,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又加强指导,让课堂活而不乱;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时,充分考虑到全员参与和小组合作的有机结合。总之,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歌曲的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指导学生气息支持的唱歌,并能用明亮、自然的音色演唱歌曲,突出“在农场里”的意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了解和感受节奏和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在表达音乐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难点: 1、学生在演唱中正确表现“×”、“××”、“× –”三种节奏。 2、学生在学会歌曲后,为歌曲创编动作,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钢琴 、打击乐器、多媒体、动物图片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步骤 1 一、播放《谁在叫》,组织教学 2 二、谈话导入新课 3 三、学习歌曲《在农场里》 4 四、拓展表演,歌词创编 5 五、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1:播放《谁在叫》,组织教学 活动目标 能跟随音乐的氛围尽快投入到课堂中 解决问题 创设音乐课学习氛围,让音乐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术资源 百度引擎搜索 常规资源 音像资源 活动概述 学生聆听《谁在叫》,边跟随老师拍手边有序进音乐室坐好。 教与学的策略 欣赏 反馈评价 诊断性评价 教学活动2:谈话导入新课 活动目标 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解决问题 让学生善于想,善于讲。 技术资源 动物图片 常规资源 图片 活动概述 借助小动物的话题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教与学的策略 教师提问,学生积极发言。 反馈评价 诊断性评价 教学活动3:学习歌曲《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