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将“反蒋抗日”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些转变推动了( ) A.“三三制”原则的贯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 D.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开展 2.抗日战争胜利后,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下面可以作为审判证据的是( ) ①南京大屠杀②组建细菌部队③重庆大轰炸④制造“皖南事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4.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抗日联军 5.下图日本报纸所报道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旅顺之战 B.大东沟之战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八事变 6.1932年12月,中苏恢复外交关系,对此,当时出席国际裁军会议的中国代表顾维均说:“我国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出人意料,在日内瓦引起轰动,给人以良好印象。因为时机适宜…使中国在国联的朋友得到鼓舞”中苏复交 A.有力地遏制了英美等对华侵略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壮大了中共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7.《美国国务院禁烟备忘录》(1943年9月21日)中说:“自1936年以来,全球只有一个国家,其领导人鼓励种植鸦片及制造烟毒以供吸食和其他用途,这个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入侵之处,即伴随着鸦片交易。”日军在沦陷区通过鸦片来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满足侵华战争的需要,以达到“以战养战” B.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C.削弱和瓦解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D.转嫁30年代经济大危机 8.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在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陕北瓦窑堡 9.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日军一士兵战地日记写道:“12月17日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而《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报道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等。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 A.《东京日日新闻》带有政治色彩 B.都真实记述了日军屠杀中国情况 C.日军士兵战地日记不具有真实性 D.可以互证日军屠杀中国大量战俘 10.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抗日战争是近代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统一采用“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十四年抗战"始于 A.1931年,日本制造借口,袭击沈阳,入侵东北 B.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华北危急 C.1936年,张杨发动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1937年,日本发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