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广州版第五单元第二课《说说电话》(教案) 一、课程标准 本教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历程、功能及使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广州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五单元第二课《说说电话》。本课以电话为主题,通过介绍电话的演变、功能及日常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电话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电话的更多用途和未来发展。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但对电话的深入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获取、分析和整理信息。 2.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电话的更多用途。 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五、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话的发展历程、基本功能及日常应用;掌握使用电话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学习、讨论、实践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话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技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电话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掌握使用电话的基本礼仪。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电话的更多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电话发展历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电话功能演示的动画或视频。 2. 电话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体验。 3. 实践活动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用于制作简易电话模型或设计未来电话图。 4. 小组合作任务卡:明确各小组的探究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任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电话发展历程的短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视频内容可以包括电话的发明历史、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外观和功能等,让学生对电话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提问:“你们家里有电话吗?你们知道电话是怎么来的吗?电话有哪些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电话的历史、发展和功能,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入新课内容———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和演变,简要介绍各种通讯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并特别强调手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二)探究学习(15分钟) 第一部分:电话的发展历程 1. 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电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电话的外观和功能变化。这些图片可能包括老式的手摇电话机,早期的有线电话,到后来的移动电话,甚至现在的智能电话。教师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这些电话的外观设计,按键布局,以及通话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讨论,可以了解到电话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时期的电话进行深入探究,了解该时期电话的特点和背景。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或者向家长请教等方式获取信息。他们需要了解那个时期电话的制造材料,设计理念,使用方式,以及那个时期的社会,科技,经济等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了电话的设计和功能。 3. 各组轮流汇报探究成果,其他组提问和补充,共同完善对电话发展历程的认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对电话的发展有更全面和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