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 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也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 这是科学家不断探究的成果 神舟十三号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情景导入 一、从问题开始——— 学习探究 观察蜡烛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形状、颜色、硬度、气味等。 蜡烛颜色多样、固态、形状不固定。 密度比水小,质软,难溶于水。 2.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 点 燃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燃着的蜡烛。 产生黄光,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 处在火焰外层中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变黑,内层的最后炭化。 2.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 点 燃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蜡烛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熄 灭 1.将蜡烛熄灭,并观察现象。 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有白烟产生。 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白烟燃烧。 例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科学准确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蓝紫色火焰 B. 蜡烛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C.将锌粒加入稀硫酸中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 D.将一根细木条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s后取出,焰心处最黑 C 解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A错误;蜡烛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错误;将锌粒加入稀硫酸中锌粒,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C正确;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中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变黑,D错误。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结论与 解释 猜想 假设 收集证据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 表达与 交流 反思与 评价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2.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发现并提出问题】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点燃? 【猜想与假设】固体石蜡需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设计并进行实验】 现象:①中石蜡不燃烧;②中液态石 蜡油也不燃烧;③中石蜡蒸 气燃烧; ④中烧杯内壁有水雾,加入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结论与解释】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反思与交流】 1. 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在试图点燃液态石蜡油时,起初是先把石蜡油滴到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态石蜡。后来想到的改进方法:熄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尝试点燃烛芯周围的石蜡油,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可见勤于思考是保障探究成功的关键!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从石蜡燃烧火焰的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继续燃烧吗? (2)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例2 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获得结论 C.设计实验 D.反思与评价 C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通常可从以下方面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