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57774

7《兼爱》 同步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40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答案
  • cover
7 兼 爱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B.故贼人以利其身 C.故不孝不慈亡 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事:事务 B.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C.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察:观察 D.恶施不慈 施:实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治乱者何独不然     非不呺然大也 B.不知乱之所自起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故亏父而自利 六跪而二螯 D.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积土成山,蛟龙生焉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亏父而自利 A.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 B.故贼人以利其身 C.自见者不明 D.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5.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乱者何独不然 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 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C.当察乱何自起 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 D.子自爱,不爱父 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 6.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 C.“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 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2)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B组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 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 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中》) 材料二 墨者夷子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 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 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凡天下A祸B篡怨恨C其所以D起者E以不相爱F生也G是以H仁者非之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