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地理6月定心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2月10日全国人民共庆新春佳节。春节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尤其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重要。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1.新春佳节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之间,汨罗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甲和乙之间,昼短夜长 B.丁和甲之间,昼短夜长 C.乙和丙之间,昼长夜短 D.丙和丁之间,昼长夜短 2.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描述演示地球运动正确的是( ) A.按甲→乙一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B.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C.在椭圆形轨道上移动而不转动地球仪,演示的是地球的公转 D.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并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答案】1.B 2.A 【解析】1.2月10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丁与甲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按甲→乙一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A正确;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B错误;在椭圆形轨道上移动地球仪,没有说明自西向东的方向,C错误;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并转动地球仪,是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D错误。故选A。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其濒临离南极点最近的海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读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和中国南极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秦岭站主体建筑采用底部架空的设计是为了( ) A.隔绝寒冷空气 B.防止被积雪掩埋 C.便于北极熊活动 D.节省建筑材料 4.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环境的行为是( )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 B.掩埋施工建筑垃圾 C.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D.废弃物品就地焚烧 5.为降低能耗,度夏宿舍在当地冬季关闭。秦岭站度夏宿舍最可能关闭的月份是( ) A.2月 B.6月 C.12月 D.1月 【答案】3.B 4.C 5.B 【解析】3.秦岭站主体建筑架空的设计是为了适应南极地区极端的气候条件,南极酷寒条件下积雪严重,架空设计有助于防止建筑被积雪掩埋,同时也有利于大风穿越建筑,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和功能性,B正确;秦岭站建筑的材料具有好的隔热性,能够有效阻挡外界的寒冷,但不能完全隔绝,A错误;这样的设计与动物活动无关,北极熊生活在北极,C错误;科考站的建筑不是为了节省建筑材料,D错误。故选B。 4.建材全部就地取材,破坏了南极的原始生态环境,A错误;掩埋施工建设垃圾对南极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减少垃圾,应该把产生的垃圾带回,B错误;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C正确;废弃物品就地焚烧会对南极的空气产生污染,D错误。综上,ABD错误,故选C。 5.秦岭站采用了降低能耗的规划设计,两翼的度夏宿舍在冬季人少时可以关闭,减少能源的消耗。6月是南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