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98580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7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
  • cover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兴趣地欣赏室内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多彩的音响结构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通过聆听、哼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熟悉其主题旋律。 3、进一步了解奏鸣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点 感受《G大调弦乐小夜曲》丰富多彩的音响结构形式 三、教学难点 在复听全曲过程中,分辨出音乐主题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猜他是谁? 教师:今天老师要介绍的这位作曲家特别有名,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判断他究竟是谁。老师将会介绍他的特征,请大家抢答: 他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 他是奥地利人 他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他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 同学们是不是认为这位音乐大师太不可思议了、太神了?是的,他就是被后人称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进入莫扎特的音乐世界,看看今天他在《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给我们讲述什么故事 (二)赏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呈示部(A)音频 音乐主题1 (1)教师:请大家认真聆听后回答:它的旋律和节奏有着怎样的特点? 音乐以活泼明快、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充满了明朗的色彩和青春气息,接着乐曲出现轻盈优美的舞曲搬的旋律。 教师:我想请一组同学用“beng”来唱一唱旋律,看看能不能唱出这种激昂有力的感觉。 所有的同学一起来试一试(学生哼唱) 大家可以发现,齐唱比独唱更能够表达出这种激昂的感觉,所以,在乐曲的开始,莫扎特让五把音域不同的提琴齐奏这一句旋律。再来演唱一次,这一次,我们想象手中拥有乐器,边唱边演奏出来。提醒大家,我们要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出这一句的激昂有力。(教师示范,学生边唱边模仿) 音乐主题2 教师:同学们的演奏感觉很棒!我们再来听听第二主题,和前一句相比,这一句的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 提问:大家从图形中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音乐的哪些要素?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开始的节奏很舒缓,中间部分有一点向下滑动的装饰音,旋律有着柔美的线条,尾部的节奏富有弹性。 让我们拿出手,一边用“啦”唱一边把这样的线条划出来。 音乐主题3 教师:当第三个主题出现的时候,请大家仔细观察我的动作,想想我的动作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学生聆听,教师用动作表现。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律动感受 教师:请再听一听,模仿老师的动作 再次聆听,学生尝试在音乐中边哼唱边用动作表现。 音乐主题4 教师: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 主题中出现的“颤音”如何用动作表示? 学生交流,师生讨论 小总结: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主题的理解,给每个主题命名,方便记忆。 课堂练习 聆听呈示部音乐片段,写出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教师指导) 分别聆听展开部、再现部音乐片段,学生自主完成主题顺序。 7、完整欣赏全曲视频 完整观看视频,边听边看边感受整首乐曲的情绪以及音乐主题。 8、根据刚写出的音乐主题顺序,引出奏鸣曲式结构,讲解奏鸣曲式曲式结构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呈示部: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结束部 展开部:建立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上 再现部:再现呈示部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莫扎特的音乐有了怎样的认识? 教师:在音乐的世界里,像这样经典的作品还有许多,音乐大师们为我们留下来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希望喜欢的同学下去自己可以继续去欣赏一些作品。感受音乐在其中的魅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