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地球发烧了-高温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发烧了-高温的形成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六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学习高温的形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好生态家园的价值观念。责任担当:围绕高温天气形成原因进行调查讨论,进一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培养环保意识。解决问题: 能结合学校、生活实践等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出自己大胆的想法,形成自己的研究小课题。创意物化:通过访谈、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造成高温的原因,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高温的形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好生态家园的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访谈、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造成高温的原因,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4课 《地球发烧了-高温的形成》板书课题。问题思考:为什么现在高温天气越来越多,热得身体不适了。是的,全球变暖,高温日逐年增加。播放视频。 观看教学视频。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知识库1.全球高温日逐年增加。高温预警信号用以提示人们警惕气温过高,避免不适。高温预警信号从 2007年开始,我国建立了高温预警机制。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从低到高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干旱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高温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适时发布。(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含义: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 35 ℃以上。防御指南: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含义: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37 ℃以上。防御指南: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因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 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40℃以上。防御指南: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2.小组讨论,在夏日高温中,人们的身体会有哪些不适?脱水:由于出汗较多或者饮水不足,可能会导致脱水症状,如口干舌燥、头晕眼花等。晒伤: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容易晒伤,表现为红肿、疼痛等症状。疲劳和不适:高温环境会导致身体感到疲乏和不适,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二、小调查1.请你用访谈、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造成高温的原因,并记录下来。调查记录1.高楼大厦密集,造成散热、通风不良,产生热岛效应。2.太阳辐射,地球在夏季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强,尤其是赤道附近。3.大气压力系统,夏季大气压力系统的变化,尤其是高压系统的形成,会导致天气稳定、晴热的天气条件。4.地表吸热,夏季地表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导致地面温度升高,加剧了热浪现象。5.湿度:高湿度使得空气中水分蒸发变慢,热感更强烈。2.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汇总起来,各组之间共同分享信息资源,找出造成高温的原因,并制作份“高温的形成调查表”。高温的形成调查表学校:芦岭小学 班级:六年级1班 组别:3小组调查主题高温形成调查方式上门访问调查时间2024.6.15调查地点双湖小区调查对象双湖小区居民调查内容高温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