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62652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7-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4695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
  • cover
第三阶段限时作业(语文学科) (本试卷共23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宥(yòu) 坍塌(tān) 拘泥(ní) 不醒人事(xǐng) B. 褴褛(lǚ) 琐屑(xiè) 着落(zhuó) 自惭形秽(huì) C. 嗔怒(chēn) 星宿(sù) 腼腆(tiǎn) 形消骨立(xiāo) D. 聒燥(zào) 嗤笑(chī) 筵席(yàn) 茅塞顿开(sè)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经过现实的磨炼与洗礼,深刻的道理便成了孤立的思维游戏,人虽懂它,但如同 ,在现实面前便不堪一击。而你在现实中所 的重任,你所遭受的磨难, 会变成一束束光,照亮你未来的路。这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慧。 A 如果 纸上谈兵 承担 最终 B. 即使 纸上谈兵 承载 终于 C. 如果 望梅止渴 承担 最终 D. 即使 望梅止渴 承载 终于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①以增强艺术表现力,②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③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④形成强烈视觉效果。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子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或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⑤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所以,消息和新闻特写并不完全相同。 A. 加点的词语“截取”是动词,“和”是介词。“整个画面”是偏正短语,“强调新闻性”是补充短语。 B. 句⑤中“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其”指代内容是“新闻和文学的特点” C. 将选文标序号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④②①。 D. 句⑤中的分句用“由于……所以……”连接,表示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博观约取,古今荟萃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作者契诃夫是法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B. 闾,居民聚集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右,富者居住闾左,故以“闾右”来指代贫苦人民。 C. 《五猖会》中,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无比沮丧;《无常》中,“我”在乡间迎神会上最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 D. 《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而又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这部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潜心研思,感悟人生 5. 小说中,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正是因为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多变,小说的主题才更加深刻。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来证明这一观点。备选人物: A.林冲 B.祥子 C.保尔 6. 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李商隐《无题》) (2)此中有真意,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_____,_____”来表达。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宣州谢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