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63193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413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考试,解析,原卷版,试卷,科学
  • cover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阶段性检测 科学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第I卷(共2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 在观察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我们通过一种感觉器官就能获得详细的信息 B. 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用一种感觉器官所获得信息是一样的 C. 用多种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会更全面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B. 我们能看到书上精美的插图,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书上 C. 直视手电筒发出的光对眼睛有害,我们要避免这样做 3. 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 )。 ①视网膜 ②晶状体 ③瞳孔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4.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这是因为听诊器口杯能( )。 A. 改变声音 B. 减少声音分散 C. 加强振动 5. 下列物品中用眼睛可以直接区分开来的是( )。 A. 水和白醋 B. 水和盐水 C. 白醋和酱油 6.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野外宿营的士兵会枕着生皮制作的管筒睡在地上,以便及时地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请问士兵们感知声音的途径是( )。 A. 空气-头骨-听觉神经 B. 大地-耳膜-听觉神经 C. 大地-头骨-听觉神经 7. 下列做法不属于更好的利用资源的是( )。 A. 淘米、洗菜的水留着用来浇花 B. 过度捕捞池塘里的鱼虾 C. 有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 8. 有关动物行为和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 B. 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 C. 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一种不适应的表现 9. 有关植物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二歧分类法进行分类 B. 植物形态各异,没有共同特征 C. 海带没有茎叶,种子等结构,所以海带不是植物 10. 有关资源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类似秸秆这样的植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 B. 矿产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C. 将废弃的书本重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1. 捂起一只眼睛后用指尖去触碰课桌上的笔,不如睁开两眼去触碰准确。( ) 12. 常掏耳朵是一种不良的行为。( ) 13. 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 14. 给桃树、西瓜、凤仙花分类时,可以按照茎的不同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15. 很多环境变化是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 ) 16. 海洋中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人们可以随意开采和利用。( ) 17. 能源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多长时间。( ) 18. 纸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所以一定要放回到回收箱中,以节约资源。( ) 19. 保护海洋环境与我无关,应让有能力的人去做。( ) 20.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 人体依靠各种器官感知环境,例如眼睛是人体的_____器官,可以看到优美的风景,瞳孔的特点是能够自动调节,以控制进人眼睛里的光线,保护眼睛不受伤害。遵守交规,人人有责。小明看到了红灯,停在了斑马线前。是因为红灯发出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后,在_____上成像,然后与视觉有关的神经把信号传给了脑。 22. 耳是人体的_____器官。上课铃声响起,欢声笑语充满校园。各种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_____振动,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3. 新冠“阳”了之后,有些人出现了“食不知味”的症状,这是因为这些人失去了_____。 24. 万物生长靠太阳,请问同学们,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其的形成与_____有关。 25. 惊蛰已过,大地回春,草木萌发,蛰虫初醒。这是由于大地_____回升导致的。 26. 请同学们用_____方法将特征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