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C:12 O:16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 2.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特色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 3.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发明了将制碱、制氨结合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张青莲 C.袁隆平 D.徐光宪 4.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B. C. D. 6.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7.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9.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右图标志的是( ) A.白磷 B.汽油 C.苛性钠 D.浓硫酸 10.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11.《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单质为氧气 B.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共2mg。则该金属(括号内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Si名称为_____。 16.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写出计算式)。 17.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右图所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_____色。(提示:难溶于水) 18.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