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一 农业的含义及发展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基础 主干落实】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主要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2.发展条件: (1)自然地理条件:光、热、水、土等。 (2)经济社会状况:劳动力、技术、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 3.农业地位: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1.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 2.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城郊农业蓬勃发展。 3.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种类: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 2.地域分布: [填图绘图] ·填图: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绘画:在图中大致绘出秦岭—淮河线。 (1)具体分布(连一连): (2)商品粮基地及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商品 粮基地 三江 平原 松嫩 平原 洞庭湖 平原 鄱阳湖 平原 成都 平原 江汉 平原 江淮 地区 所在省区 黑龙江省 湖南省 江西省 四川省 湖北省 江苏省 【图解知识】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材再开发·P86“主要农作物分布” 发展商品粮基地包括哪些农业生产条件 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机械化水平高等。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指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从而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疑难点拨 商品粮基地成因差异 1.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人口相对稀少。 2.鄱阳湖平原等长江流域基地水热条件好,收获次数多,粮食产量高。 【重点 主题探究】 主题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探究情境】 农副产品的分布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中米面粮油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每一餐。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我国部分农副产品分布图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类)图中农副产品及对应的原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农业部门 答:大米、面粉、馕、土豆、蔬菜属于种植业;苹果、柑橘属于林业;羊肉、牦牛肉、奶制品属于畜牧业;海鲜属于渔业。 2.(能力探究—分布)据图说出我国粮食和蔬菜、畜牧业产品的分布地区。 答:粮食和蔬菜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奶制品等畜牧业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 3.(高阶探究—成因)东北五常大米价格比较高,你认为该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有哪些 答:黑土土壤肥沃;气温低,生长周期长,营养成分积累多;市场需求量大等。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生活情境题)某APP在五一期间推出了“挖笋、采茶、观候鸟、编竹子”的亲子活动。读图,完成1、2题。 1.活动中,属于农业活动的有(A) ①挖笋 ②采茶 ③观候鸟 ④编竹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活动中的农业属于(C)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夏收时节,我国冬小麦成熟的金色画卷自南向北徐徐展开。读我国2023年冬小麦成熟期预测图(根据中央气象台2023年冬小麦成熟期预测图截图制图),完成3、4题。 3.我国冬小麦成熟的金色画卷自南向北徐徐展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4.我国冬小麦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C)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位于(A) A.南部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6.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影响该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