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木骨都束 郑和像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榜葛刺进麒麟图》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1.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 宋元时期:马可·波罗来华、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导入: 为内部民族关系,版图以外的交往为对外交往。 举例说明汉唐宋元的对外交往实例。 对外关系: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疆域范围,古代在版图以内交往 丝绸之路线路图 指现在文莱以西 的东南亚和印度 洋及沿岸地区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 (1)西洋范围 阅读课本P70, 结合地图,找到西洋的地理范围。 材料1: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灯)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 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chái) 王景弘等通使 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2: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 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 异兽等等。 ———摘编自苏明阳《郑和下西洋历史漫谈》 ① 治: 提 高明朝在 外的地位和望“示中国 富 ”宣扬国威 ②经济:用中国的货物去交换海外的奇珍异宝,发展海外贸易 一 、郑和下西洋 (2)目的: (为什么要下西洋) 阅读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目的。 一、郑和下西洋 (3)条件: (为什么能下西洋)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条件。 材料:当时全国各地仓储相当充裕(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 外,府、县藏蓄积甚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知识拓展 明初的对外交往 明太祖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关系, “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 明成祖时,除了派郑和下西洋,还向各国派遣使臣50 多次,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往来。 一些国家也 纷纷遣使来中国,还有几个国家的国王到中国访问。 其中,淳泥国①、苏禄国②的国王来中国访问时因病 去世,就安葬在中国。 ①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雄厚的国力支撑了 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②明初积极与周边国家 地区发展友好关系。 江苏南京的淳泥王墓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明军攻克云 南后被俘,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 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 长太监,并赐姓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 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才智过人,勤劳谨慎 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 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 郑和宝船(局部) ④拥有航海的人才。 人物扫描 一、郑和下西洋 (3)条件: (为什么能下西洋) 南宋持罗盘陶俑 【宋】水罗盘(模型) 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郑和像 (3)相关技术: 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和航海技术。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明史·兵志》 郑和宝船(模型)长152m 宽62m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 一 、郑和下西洋 阅读课本P71—P72, 梳理以下信息。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其中有使 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宗 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郑 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 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 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 喇叭、敲锣打鼓的方式。整支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 相关史事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 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