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76756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0690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出塞》 塞: 边关要塞 出塞:到边疆戍守边关 王昌龄(?—756年,一说757年),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出塞》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诗人简介 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画生字,把古诗读通顺。 出塞 秦朝 长征 将领 将 jiānɡ jiànɡ 将来 将领 预习检查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诗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提示:七言诗常为“二/二/三”停顿。 朗读停顿 诗文大意: 现在的明月与边关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战争还未停止,战士还没有回来。如果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越过阴山。 解诗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一幅孤寂、萧瑟的画面。 悟诗情 这样凄冷的夜晚,戍边的战士们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 想到了故乡,想到了家人…… 悟诗情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悟诗情 提示朗读:《出塞》整首诗气势磅礴,朗读前两句时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表达从古至今边战不断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悲伤。后两句歌颂古代名将,语调可稍高亢,适当强调“飞将在”“不教胡马”,表达对边关巩固的期望。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西汉名将。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司马迁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为什么唐代的将士在思念他? 李广简介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诵诗词 《凉州词》 1.按照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诵诗词的步骤,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反复品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 自学要求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读诗文 诗文大意: 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被一阵阵琵琶声催着上战场。即使醉倒在战场上,您也不要笑话。自古以来有多少战士是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 解诗意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悟诗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此刻,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出征在即,让人感受到出征前紧张的气氛。 悟诗情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将士们豪放、开朗、旷达的感情,还有他们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呈现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几人回”则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渲染了悲壮的氛围。 怎样理解“醉卧沙场”和“几人回”? 悟诗情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诵诗词 《塞上听吹笛》 《出塞二首(其二)》 拓展阅读 《青史留名》中《塞上听吹笛》《出塞二首(其二)》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按照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诵诗词的步骤,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用法学文 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 出塞二首(其二) 唐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交流汇报 诗文大意: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