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06616

2025届高考复习《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142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高考,复习,红楼梦,人物,形象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整本书阅读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文,回答问题。 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A笑道:“原来是它,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B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因联道: 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 A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道:“了不得,这鹤真是助她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B笑道:“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A只看天,不理她,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因对道: 冷月葬诗魂。 B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诗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A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下句竟还未得,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1)选文中A、B是《红楼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人物A 是: (人名);人物B是: (人名)。 (2)选文中的“寒塘渡鹤影”与“冷月葬诗魂”一联可称为绝对。对联在展现人物才华的同时,也暗示人物的命运。请以其中一句为例,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所暗示人物的理解。 2.请归纳下文的情节变化过程;并结合《红楼梦》,分析黛玉伤心落泪的原因。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因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搁了听曲子。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不幸和死亡是构成悲剧不可或缺的因素,《红楼梦》的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金钏儿、尤二姐、晴雯等人的死亡。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 请你任选《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悲剧命运的合情合理之处,不少于80个字。 4.如果林黛玉穿越到现代,最适合的职业是什么,在一项调查中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语文教师,你觉得她能胜任语文教师工作吗?请结合林黛玉的人物形象阐述理由。要求:150字左右。 5.小说细节往往能透出人物的性格,如《红楼梦》中宝玉等人在搬进大观园时对于居处的选择:宝玉选择的是“怡红院”,黛玉选择的是“潇湘馆”,宝钗选择的是“蘅芜苑”。 请从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中选择一人,结合小说中其居所住的环境特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黛玉这才将方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