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27556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3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九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会认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思维能力: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解析】 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分别是《从军行》《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它们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赤子之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喜欲狂”的表现和原因,从而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诗意。 2.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查找资料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动荡年代,同是天涯沦落人 题目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分别指哪里?这里的河南河北跟咱们现在的河南省、河北省不一样,“河”在古代专指黄河,在唐朝的时候,人们把黄河以北的地区称作河北,把黄河以南的地区就称作河南。闻是什么意思?(听闻、听到,听说)官军呢?(是唐朝的军队)收,可以理解为收复。现在,谁能试着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理解了题目咱们再读诗题。 简介写作背景。题目看起来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它的背后却是包含了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乱战争史,我们一起来看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二、板书课题,画停顿明确题意 (1)划出停顿,读两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解释题目。 三、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亮诗眼 1.自由读诗,通读全文,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展开的? A.正音“裳”解释古义:古代指身穿的衣服,类似于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现在意思是衣服。 B.“妻子”现代读轻声,指老婆一个人,古代指妻子和孩子,读三声。 C.全诗围绕“喜”来展开的,带着喜悦的心情再读一读。 2.注意提顿和重音再读一遍。 四、细品古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1.学习古诗的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结合注释说一下诗意。 (3)教师引读并着重解释“蓟北” 教师结合当时简易的地图领孩子们分析“剑外”和“蓟北”位置。“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过去的剑外是四川的代称。 (4)解释“涕泪”。 “涕泪”是什么意思? “涕”先秦时“涕”指眼泪,后来出现“泪”,两个字同义并一起使用,而现在的意思是鼻涕和眼泪。 A.课件出示“涕”的字理。 C.教学生字“涕”并组词。 (5)明明是喜讯,诗人为何流泪? 生1:因为诗人想到了,战乱平息了,百姓终于安定下来,所以他高兴。 生2:因为他终于不用在外漂泊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他很激动。 生3:因为他回忆起多年战乱自己所遭的罪,他当时很痛苦。...... 诗人变换莫测的复杂心情最后落在那五个字身上———涕泪满衣裳。 2.学习第二句。 诗人哭过之后,诗人回头看了看家人,家人听闻喜讯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1)指生读。 (2)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却看”是回头看“妻子愁何在”就是妻子和儿女们的忧愁一扫而光,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诗人的喜,用诗中的词就是“喜欲狂”。 (3)解释“喜欲狂”。高兴到了就要发狂。 (4)理解“漫卷”的意思。 A.出示“漫”的解释,学生读一读选择正确的选项。 B.齐读这句古诗。 3.学习第三句。 过渡语:喜极而泣、欣喜若狂的杜甫还要做什么? (1)自读后画一画。 (2)找学生汇报,教师边听汇报边板书:放歌、还乡。 (3)理解“青春作伴”中的“青春”是什么意思? B.学生深情朗读:青春作伴好还乡 4.学习第四句。 (1)自学第四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