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演奏技法,它怎样表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 ,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联想,演奏、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画面与风格。 【教学难点】能运用情绪术语进行正确的描述。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古筝。 【课型】欣赏课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音乐导入。 二、初赏全曲 1.画出乐曲情景图。 2.认识古筝:了解古筝的结构、古筝的音色和演奏技法。 三、复赏全曲 1.欣赏全曲。 2.划分段落。 四、分段赏析 1.分析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1)完整聆听第一部分音乐。 (2)师古筝演奏主题旋律,学生跟唱。 (3)板书第一部分主体旋律出现了哪些音。 (4)第一部分取小标题“夕阳西下”。 2.分析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1)完整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2)辨别第二部分主题旋律,每个小节的节奏有什么关系 (3)师古筝演奏主题旋律,学生跟唱。 (4)学生唱每个小节出现的第一个音,教师使用柯尔文手势。 (5)师生共同带歌词演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6)完整聆听第二部分,师生共同画出旋律走向。 (7)第二部分取小标题“百舟竞归”。 3.分析欣赏尾声部分。 4.小结 (1)师引导生总结,第一部分的情绪与速度。 (2)师引导生总结,第二部分的情绪与速度。 五、拓展环节 (1)以“渔舟唱晚”为背景音乐朗诵《春江花月夜》。 (2)课堂总结。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