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1295

6.《芣苢》《插秧歌》课件(共3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56365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劳动恰如时代洪流中的一叶小舟,载着青年人逆波而上到达理想彼岸。“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是范成大笔下的劳动图景;“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是绵延至今的热爱劳动的传统。我们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总有劳动的旋律回响其中。劳动是让我们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细小而平凡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单调,而是繁花似锦、热烈充盈。 《芣苢》《插秧歌》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通过学习两首诗歌,感受诗歌对劳动之美好与欢乐的歌咏,体会劳动之美。 学习目标 fú yǐ 芣 苢 《诗经·周南》 芣苢———车前草 《芣苢》任务一 走近名著 熟记常识 活动1:《诗经》简介 1.《诗经》,又称《 》或《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收集了 至 的诗歌,共 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出自 ;《雅》分《小雅》和《大雅》,主要是 所用;《颂》则为 之诗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诗经》主要手法是 、 、 。 《芣苢》选自《诗经.周南》,一般认为,周南是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日的封地。《周南》为十五国风之一,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周代祖居之地宜于农业,这首诗反映了一个快乐的农作过程。 诗 诗三百 西周初年 春秋中叶 305 各地民歌 宫廷 宗庙祭祀 赋 比 兴 “诗经”六义 活动2:《诗经》的艺术手法 2.重章叠句 【定义】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 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具有 美、 美、 美。 【作用(表达效果)】 在内容和主题上: 在诗歌表现力上: 回环往复 音韵 意境 含蓄 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诗经”六义 活动3: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 1 听朗诵视频,借助课下注释,标好读音,大声诵读3遍。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 芣苢《诗经·周南》--翻译诗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茂盛的样子 取得,获得 拾取,摘取 语助词,无实义 从根茎上成把地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苢》任务二 精读诗歌,鉴赏分析 字 甲骨文 小篆 含义 纵观六个字,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1.品味动词,还原场面(顺序能不能改?) 由少到多 由慢到快 越采越快 越采越多 满载而归 (劳动过程) (劳动欢乐) 采摘 取得 获得 拾取 摘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 兜东西 整体描写 愿望与发现 完整的劳动 过程 一片片 成把地握取 放到衣角 掖在腰间 2.吟咏诗韵,体会情感 明明6个动词就可以描述的场景,为什么要用48个字呢?(画面比较) 采采芣苢,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重章叠句 叠词 音韵美 节奏明快 (手法区别--内容侧重) 劳动的节奏,劳动的欢快,劳动的喜悦。 语言: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简单明快。 使用叠词,音律和谐,朗朗上口。(音韵美、节奏美)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