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32762

23 《孟子》三章 课件

日期:2024-10-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130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孟子,三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孟子》三章 学 习 目 标 1. 了解孟子及其作品,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 警句。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重 点 3.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难 点 4.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仁政、走正道、经磨炼 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重 点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 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以 “仁政”治理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 思想。 至圣:孔子。 作者简介 “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梁 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 心》),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 的。它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 时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 称为“四书”。 其显著特点: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 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 言阐述道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易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齐读课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请你为下列排比句划分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 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 词句。 指有利于作战的 指作战时人方圆三里的内城。 指有利 地理形势(物质 心一致,内城,城墙,与“廓” 于作战 条件的优势)。 部团结 。 对举时,多指内城。 时令。 围。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 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的天气 天时不 如地 利, 地利不如人 和。 三里之城, 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 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放弃。离开。 如人和也。 护城河。 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巩固。 限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物质条件的优势。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译 文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 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 上地利啊。 外城。围 。 连词,表转折。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城墙,连词,表顺承。 句首发语词,表示将要发表议论。 与“廓”对举时,多指内城。 这 。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