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课题】《歌唱二小放牛郎》 【版本】人音版小学五年级 【教材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创作于1942年。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曲调很吸引学生。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用一个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歌曲虽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七段歌词,但因音乐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感情容量大,使人百唱不厌,回味无穷。特别是在演唱中根据各段词意采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进行表情处理以及多声部的和声效果,使这首歌曲产生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它不仅适合学生用歌声、用表演去表现故事情节,更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从小能净化心灵,向英雄学习。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欢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欣赏音乐和演唱的习惯。 【教学目标】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讲述和动画的欣赏,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②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和体裁。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引导学生进行听赏(童声独唱)———听赏(童声合唱)———编创,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词、情绪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 ②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诵、舞蹈、小品、歌唱等)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其丰富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初步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激发其爱国主义思想。 ②了解歌曲内容,抒发对二小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同时领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唱歌曲,分析歌曲各段的音乐表现手法,围绕着歌曲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对英雄的深深思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第三、四、五段的合唱,感受其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发展。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教科书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 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播放视频) (2) 激情导入:带着观看视频后的沉痛心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导入寻找小英雄的足迹。 (设计意图:一堂好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2) 新课教学: (1) 初听歌曲: 师: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红色之旅,去寻找一位小英雄的足迹。(播放视屏) 设计意图:初听歌曲,通过欣赏,初步了解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并简介歌曲的体裁:叙事歌曲。 (2) 简介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为学生能够更深更全面的理解歌曲做铺垫。) (三)分段处理,加强体验,细腻表达: (1)分段聆听。重点聆听三、四、五段,感受作者通过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的变化带给听众丰富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段分析,了解音乐要素(速度、力度等)在一首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2)这是由钟维国改编的合唱版《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创作表现: 1、 师:每个人对歌曲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下面请同学们来当编曲,你想怎样演绎这首作品,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要素:速度、力度、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