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91485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小螺号》教案

日期:2025-02-1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77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上册,6课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小螺号》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小螺号》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描绘了海边生活的美好景象。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轻快跳跃,充分体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歌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能让他们感受海边生活的乐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学习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歌,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然而,在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上,学生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海边生活,大多数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体验,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对海边生活的想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海边生活的情趣。通过聆听和演唱,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欢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注重声音的轻快和弹跳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创意实践:学生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和节奏创编简单的动作,并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音乐与肢体语言结合起来。 4.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螺号在海边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快、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准确表达歌曲的欢快情绪。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保持音准的同时不失去歌曲的轻快感。 六、教学方法 听唱法:通过反复聆听和模仿,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方法,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模板。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创编表演法: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七、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海螺图片、螺号(如有可能)、节奏小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拿出一个漂亮的海螺,向学生展示:"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海螺) 教师:是的,这是一个海螺。你们知道吗?在海边,人们常常用海螺制成一种乐器,叫做螺号。让我们来听听螺号的声音吧。(播放螺号声音) 教师:螺号的声音悠扬动听,在古时候,渔民常常用它来传递信息。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螺号的歌曲,它叫《小螺号》。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10分钟) 1.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小螺号》。孩子们,请你们仔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 学生聆听后,教师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回答:欢快、活泼、轻松等) 2.教师:很好!这首歌确实非常欢快活泼。现在,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你们注意听,这首歌曲分成了几个部分?(再次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分成了三个部分,有趣的是,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二)探究(10分钟) 1.教师:现在,我们跟着录音一起学唱这首歌曲。(播放带词伴奏,师生一起跟唱) 2.难点练习: 教师:孩子们,我们来重点练习一下歌曲中的大跳音程。(弹奏大跳音程)请大家仔细听,然后跟我一起唱。 学生练习后,教师指导:"唱大跳音程时,要想象自己的声音像小鸟一样轻盈地跳跃。"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练习长音。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我们要把它唱足,不要唱短了。特别是第一乐段的"回啰"这两个字,要唱得轻快有弹性。 (三)示范(5分钟) 教师:现在,我来示范一下如何演唱这首歌曲的不同部分。 第一乐段(116小节):用欢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就像小螺号在欢快地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