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08702

【大单元教学设计】4.16《水滴的“旅行”》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12-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0次 大小:75594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设计,4.16,水滴的“旅行”,整体,设计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水滴的“旅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的变化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实景图片,通过交流“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这是在前面实物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通过一些关键词汇和箭头帮助学生建立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体现科学课程的实践性。 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循环的。 科学思维: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水循环的模型。 探究实践:能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责任态度: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难点: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观察实物场景图,解释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循环的。能基本能不能观看示意图,描述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知道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能基本能不能做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能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问题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1. 雨是怎么形成的?观察图片,把雨的形成过程排序起来。 2. 落到地面上的雨跑到哪里去了? 3. 水蒸气跑到空中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4. 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 5. 大气中的水汽除了来自江河湖海的蒸发之外,还来自哪?学生活动1 排序:依次为①③② (1)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 ; (2)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江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 (3)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又跑到空中。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空气托不住时,又会降落下来变成雨或雪。 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 (1)地表上层的水 (2)植物的蒸腾作用活动意图说明:创设问题情境,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同时,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环节二: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教师活动2 观察水循环模型图,回答: 1.红色箭头和蓝色箭头分别表示什么? 2. 红色箭头和蓝色箭头的动力一样吗? 3. 水汽的蒸发包括哪些?为什么会蒸发? 4. 高空中的水蒸气为什么凝结?凝结后变成了什么? 5. 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为什么会变成降水? 6. 天上的水降落下来都跑到哪里去了? 7. 天上的水降落后在太阳的辐射下又会怎样? 8. 经过以上分析,描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9. 我们的描述是否准确,通过短片验证一下吧。学生活动2 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