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1.7《微生物与健康》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思维: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探究实践: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态度责任: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解追求的精神。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一、快乐填空。 1.除了 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2.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80%是由 引起的。 3.馒头在 、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细菌是 ,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5.平菇、香菇、银耳等都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 ,它们都属于 。 二、选择乐园。 6.新冠肺炎是由( )引发的传染性疾病。 A.病毒 B.细菌 C.细胞 7.观察大肠杆菌选用( )更合适。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8.方智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认识到:微生物跟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面哪种微生物对人有害?( ) A.面包里的酵母菌 B.面包里的霉菌 C.酸奶里的乳酸菌 9.下列环境中,分布细菌、真菌较多的是( )。 A.流通的货币上 B.刚煮熟的食物中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10.下列对流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得了流感后藏在屋子里,关紧门窗,不要通风 B.流感不会传染 C.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 2.发霉食物表面的霉斑被清除干净后,食物还可以吃。( ) 3.使用抗生素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我们应杜绝使用抗生素。( ) 4.接种疫苗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 5.微生物无处不在,有些微生物对我们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 二、简答题。 6.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吗?如果你认为不是,请举出三个微生物对人有益的例子。 7.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哪些? 二、实验探究题。 8.探探小组探究了“影响莓菌生长的因素”,实验方法与步骤及一周后的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使面包片发霉的真菌是霉菌,其中我们能看到的霉斑是霉菌中的 ,我们看不见的,深入面包片内部吸收养料的是 。 (2)比较第1、3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的是 对食物发霉的影响;比较第2、3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的是 对食物发霉的影响。 A..二氧化碳含量 B..温度 C..水 (3)面包片最容易发霉的条件是____。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温暖、潮湿 (4)关于发霉的面包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这些面包片不能吃了 B.这些面包片洗干净以后还可以吃 C.这些面包片可以直接吃 (5)你建议探探小组以后将面包片储存在____的环境中。 A.潮湿温暖 B.干燥温暖 C.干燥低温 (6)实验结论: 。 (7)生活中防霉的方法有哪些 、 、 (请写出3个)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病毒 2.病毒 3.温暖;潮湿 4.单细胞微生物 5.食用菌;微生物 6.A 7.C 8.B 9.A 10.C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答:合理即可,示例:(1)各类抗生药物的产生抗菌素的菌类(2)乳酸菌生活在人的肠道里,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