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0809

第三单元写作课—学写文学短评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929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文学,短评
  • cover
(课件网)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 品读人生失意处的诗意表达 文化目标 思维目标 在学习本单元作品的基础上,联系对既往文学作品的学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创作文学短评。 语言目标 疏通诗歌大意,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建构运用 发展提升 传承理解 单元目标 通过学习本单元经典诗歌作品,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审美目标 鉴赏创造 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读” 学习重点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通读 制作卡片 读懂诗意 第1课时 疏通八首诗词大意,总结诗歌内容。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第2课时 了解八位诗人人生履历和诗歌创作背景。 诵读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3课时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以读会情。 赏读 鉴赏品析 解读诗法 第4课时 单篇精读《短歌行》,学习意象。 第5课时 联读《归园田居》《登高》等,缘景明情。 第6课时 对比阅读《赤壁怀古》《声声慢》,体味风格。 第7课时 联读《短歌行》《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用典。 悟读 自主赏读 撰写诗评 第8课时 单篇自主赏读,创作诗歌短评,制作班级诗话。 主题总结 以笔会友 第9课时 总结八位诗人的人生境遇,体味生命诗意。 自主赏读诗词 例赏《琵琶行》,认识文学短评 选择切入点,学写文学短评 创作诗歌短评,制作班级诗话 创作诗词小序 汇总表格,知人论世 映射文本,体悟情感 创作小序,以意逆志 缘景 明情 诗词 诵读会 诵读展示,各显神通 组际评价,点出优劣 赋分评比,推选佳作 第三课段知人论世 第二课段诵读体味 第一课段疏通诗意 第四课段鉴赏诗法 品读人生失意处的诗意表达 第五课段撰写诗评 第六课段主题总结 笔友 结交 总结人生失意 品味生命诗意 选择笔友交流 数典明意 找寻意象,解读典型 描绘画面,体会意境 置身诗镜,缘景明情 典为何物,辨明原旨 用典何故,解读意旨 用典何效,品味妙旨 制作诗意卡片 制作卡片,疏通诗意 组际交流,质疑解惑 规律总结,解诗家语 单元框架:一本体·六任务·九情境·二十一活动 标题 内容 撰写短评 体味生命诗意 第八九课时 自主赏读 撰写诗评 主题总结 以笔会友 课前活动 精读《琵琶行》第二段的音乐描写,你觉得哪句诗的音乐描写最能打动你,尝试写一小段赏析文字。 阅读课后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壹 活动一 阅读课后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1.阅读名家语段,初步了解文学评论。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 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余平伯 活动一 阅读课后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2.阅读《学写文学短评》一文,结合单元任务三,总结写作要求。 一首诗词,真情实感,深入准确;一个角度,切口当小,挖掘要深;叙议结合,既非复述,也非空谈。 例赏《琵琶行》,认识文学短评 贰 活动二 例赏《琵琶行》,认识文学短评 1.同学分享各自的赏析文字,由此总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成功之处。 (1)运用许多比喻,使语言具有听觉感,令人读后如闻其声; (2)善于运用语言的声音,直接模拟音乐。 (3)描写中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侧面描写) 活动二 例赏《琵琶行》,认识文学短评 2.赏读文学短评《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 活动二 例赏《琵琶行》,认识文学短评 音乐的形象是难以捕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