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宝宝睡着了 【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音乐为基点,听觉领先,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参与和实践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本课以衬词为切人点展开教学,以摇篮曲为主线,引导学生以优美、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调控自身声音的强与弱,表现歌曲意境;并以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为载体,引导在学会、唱好歌曲的同时,培养与他人进行音乐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的特点,歌唱表演处于初级阶段,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因此,发展学生对音乐感受与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歌唱素养,是我这节音乐课的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五课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这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用柔和、舒缓的声音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与听唱、模唱等方法感知体验音的强与弱、感受歌曲的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爱。 【教学重点】: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钢琴、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模仿法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形象直观;教学中运用游戏,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常规训练 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常规训练 通过发声练习和《身体音阶歌》的活动,为唱歌课做铺垫。 组织学生热身活动———《身体音阶歌》。 唱音阶的训练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哭了的小宝宝”和“睡着的小宝宝。”教师演唱歌曲《摇篮曲》。 观看、聆听、体会、发表观点。 通过图片和教师演唱的导入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去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聆听感受熟悉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有感情的阅读歌词。 体会乐曲的情感,准确表现乐句节奏 运用、念、唱等各种方式,使学生掌握结束乐句节奏,突破、解决重难点。 与《小雨沙沙》对比,给我们的感觉一样么? 回忆旧知,进行对比。 创设情境,新旧知识对比,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教师改变速度和力度来范唱歌曲。 体会强弱,进行思考。 感知体验音的强与弱、感受歌曲的情绪。充分了解歌曲,为演唱歌曲做好情感准备 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的轻柔感,初次模唱歌曲旋律。 参与模唱。 提问:“摇篮像什么?” 在歌词中找到答案--“小船”。 在完整感受歌曲的前提下,为学生演唱歌曲降低难度。 演唱歌曲 情感体会 歌曲力度处理。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的轻柔感,演唱歌曲旋律。 学生考虑、表现。尝试随着旋律线歌唱。 通过形象的直观的旋律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的高低和强弱,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能够调控自己歌声的强弱,更好地表现歌曲意境。 组织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参与为歌曲伴奏。 丰富表现歌曲,训练学生合奏能力。 带领学生进行律动表演。 跟随老师模仿律动。 以律动的方式参与歌曲并为表演做好准备。 感情升华 组织学生为妈妈许下祝福。 感恩妈妈的话。 丰富情感,创设温馨的情境。 拓展小结 播放其他摇篮曲。 以聆听的方式参与音乐,品味人文情感。 以聆听为钥匙,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