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3463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1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2025,学年,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 cover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这四首古诗词,理解诗歌的大意。 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诗词。 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掌握诗歌的赏析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诵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触摸古人的思想,体会古人的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领略那个唯美、洒脱的诗意世界。 (二)读通诗歌,感知内容 听老师范读《庭中有奇树》,同桌互读,读顺字音节奏,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字音: 奇树(qí shù) 华滋(huá zī) 遗所思(wèi suǒ sī) 馨香(xīn xiāng) 节奏:《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全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另外,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语气:诵读时应有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味。 听老师范读《龟虽寿》,同桌互读,读顺字音节奏,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字音: 神龟(shén guī) 竟时(jìng shí) 腾蛇(téng shé) 老骥(lǎo jì) 伏枥(fú lì) 烈士(liè shì) 盈缩(yíng suō) 养怡(yǎng yí) 节奏:四言诗,有规律的短暂停顿(二二节拍)。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要读出诗中较大的停顿(层与层之间)。 重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要重读。 语气:语气高亢激越,应读出积极、乐观、豁达的感觉。 (三)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庭中有奇树》 大意: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前四句描写环境,描绘出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后四句抒发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质疑与释疑:学生可能会提出关于诗歌中某些词语的含义、诗句的理解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讨论和解答。 《龟虽寿》 大意: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质疑与释疑:学生可能会对诗歌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含义不太理解,教师可以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说明人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健体强身,可以取得相对“永年”即长寿的。 (四)品读诗歌,揣摩诗意 《庭中有奇树》 问题: (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第三、四句写主人公,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馨香盈怀袖”一句中的“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的“此物”指什么?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预设: (1)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等景物。“绿叶发华滋”中的“滋”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2)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一个“思”字,可谓诗眼,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3)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但此时思念之人却在远方,使这愉悦之情变淡了,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此物”指所折的最美的花。这样美的花为什么“何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