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生活处处有真意 【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凝练在“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一句中,这句话出自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序》,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着重其写作技巧。这句话出现在单元首页,为后面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提供了标准和方向:文章的辞藻不是重点,鲜明的中心才是文章的灵魂。单元语文要素有二:其一“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其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后者指向习作表达的要求。这是在三至五年级分别学习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习作的基础上,跨越专题来学习“寻找中心,围绕中心意思表达”的习作单元。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学生习作中所立之意不要刻意追求高远深刻,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见闻、经历和感受去捕捉和发现。综上,本单元以“生活处处有真意”作为主题,着力引导学生用一颗慧心、一双慧眼发现寻常生活的“亮点”,围绕中心意思抒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是本次习作的原则要求。 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家眼中的生活真意,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怎样“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一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围绕中心来写:是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练习,均是在明晰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本单元习作以“感受最深的汉字”为话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汉字,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习作,写后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 本单元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的亮点和“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能力。单元内所有教学资源都指向这一目标任务的达成。其中四篇选文内容各有侧重,涵盖了景、物、人、事不同方面的描写,既体现了“生活处处有真意”,又聚焦“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要素,为学生领会写作方法提供了多种示范,让学生在阅读中一步步加深认识———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文章,均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抓住重点部分具体写,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细读文本可发现,几篇选文相互间也有关联:《夏天里的成长》和《小站》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盼》和《爸爸的计划》都是选取不同事例来突出中心。《夏天里的成长》作为精读课文,开篇以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统领全篇,所描写的景物从有生命的植物———草木、作物,写到无生命的山、水、路,一幕幕“看得见的生长”跃然纸上,最后一段在“物”的生长基础上写到“人”的成长。文章的描写对象随着视野的放宽不断擢升,立意见深。习作例文《小站》先从不同方面描写了小站之小,最后点明它带给旅客温暖的春意。两篇选文示范了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的方法,都在最后点明中心意旨,有卒章显志的意味。另一篇精读课文《盼》则从同龄人的角度,叙写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雨天穿雨衣,借口买酱油穿雨衣,终于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几件小事真切描摹了小孩子的心理。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用不同事例写了我的爸爸是个计划“迷”的特点。两篇选文采用儿童视角观察描写生活经历,真实的情感和相似的经历让学生感同身受。 【单元目标】 1.会写“棚、苔”等22个生字,会写“甘蔗、瀑布”等24个词语。 2.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意思,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3.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能够围绕一个意思选择适合的写作材料。 4.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5.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并尝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