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认识一袋空气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一年级 下册 -出卷网-:教育科学-出卷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科学思维: 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会流动、抓不住、摸不着的气体。 探究实践: 1.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到的空气,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知空气的存在。 2.用已学的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空气的特征。 态度责任: 1.对研究空气产生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空气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观察记录描述空气的特征。 教学难点: 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观察记录描述空气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课件、透明杯 1.提问:杯子里有什么? 2.空气什么样的?我们周围有空气吗?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二、探索 材料准备:透明塑料袋、皮筋或绳子、课件 1.提出问题:为了更好的观察和认识,想办法收集空气。 2.做一做:收集空气 学习目标一:我能运用感官和比较的方法研究空气。 (1)想一想,可以用到哪些方法观察空气。(出示材料) (2)播放课件:介绍收集空气的方法。 (3)学生活动:观察空气。 (4)交流。 学习目标二:我能观察、描述空气的特征。 (1)提出问题:将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如何进行对比观察呢? (3)教师讲解对比方法。 (4)学生活动:与水和木块进行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特征。 三、研讨 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拓展 关于空气,还想研究什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