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树和天空———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时优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每年栽在母亲坟头上的花都不易存活,但他还是想试着将她坟头上的花种活,___①___,也不放弃这个努力。因此他一直在等待一场雨。从青年等到中年,又从中年等到老年。雨年年都下,他年年都跑去种花。有一年,也许是雨水来得丰沛,他种下去的花开出了一朵。他兴奋得在雨里狂奔,雨水也替他感到高兴,噼里啪啦地朝他脸上打。他闭上眼,跟雨水下跪,跟花朵下跪,跟睡在坟堆里的她下跪。可没过多久,那朵小花就凋零了,像她的命运一样,比春季本身还要短暂。 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已经越来越老了,正在一天天走向她去的那个地方。可他仍在等一场雨,仍年年都盘算着去她的坟头上种花。他不想辜负她的嘱托和信任,也不想辜负那一年一度的春雨对他的信任。假如他种花的梦想不能实现,那她的梦想也不能实现。一个人怕的不是死去,___②___。他要替她弥补这个遗憾。雨年年都下,他年年都跑去种花。因为,她一直是他人生最大的梦想。他希望她能好好地活着,当哪一天她老得再也走不动路的时候,他就在院子周围种出一片花圃,将她背到如海的花丛里,看阳光照在她那慈祥而又安静的脸上,看花的繁杂的颜色点缀她的疲惫和忧伤,看花香染绿她的白发染红她的笑靥。如果恰好遇到下雨天,他就将她带到屋檐下,陪她远远地看着花圃,听细雨和花朵的低语,听回忆和岁月的呢喃,听幽梦和彩虹的话别。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 拟人 排比 B.比喻 引用 排比 C.比喻 对偶 引用 D.引用 对偶 借代 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他闭上眼,跟雨水、花朵、睡在坟堆里的她下跪。”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也是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意”就是主观的情志,“象”就是客观的事物。①_____,就形成意象。从创作方法的角度,可将意象分成三类。意象最基本的作用还是被诗人用来描述景与事,借以表达思想情感,因此诗人用得最多的还是描述性意象。②_____,此类意象通过运用比喻的手法使诗歌作品更加形象生动。最后一类是象征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往往寄寓某种特定的意蕴或表达某种深刻的哲理。如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当然,③_____。如狼可以象征残暴、贪婪,也可以象征自由、孤独等。 学习创作诗歌,可以通过具体的意象,运用描述、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抒发心志或暗示情感,这样诗歌才能耐咀嚼,有诗味。如下面这首小诗,借“梅”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梅 一片花瓣 是一滴生命 剥落了生命 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 4.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请另选一个事物,仿照文中《梅》的写法和形式,写一首小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不可论证性就比德语占有重要得多的地位;但超等词汇的典型是汉语,而印欧语和梵语却是超等语法的标本。”( ):一种是最少组织性的;①_____,即最多组织性的。最少组织性的语言倾向于采用词汇的工具;最少任意性的语言倾向于采用语法的工具。索绪尔在举证时,恰以汉语与印欧语为例,指出②_____,而印欧语是“超等语法的标本”。对索绪尔有关汉语的这一评价,尽管有着不同认识,但是两相比较,③_____确实更为重要,而语法在西方语言中的地位更为显著,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索绪尔研究成果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 B.索绪尔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