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9825

雨霖铃 配套教学设计(5)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3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雨霖,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链接”、“拓展资料”,写出关键信息,了解柳永。能够根据词句内容,选取关键词,如意象、人事、细节等,分析诗词情感。 通过听读、诵读,理解词人深深的不舍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词句内容,选取关键词,如意象、人事、细节等,分析诗词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导-3分钟 人的一生,时常要面对离别,时候到了,就得走了。小时候,会哭泣、会祈求,但留不住远行的脚步。长大后,纵有太多不舍,却无从说起,只能默默地,看着行者的背影慢慢消失。一任凄风冷雨,模糊双眼。【以诗的形式展示在PPT上,师朗读,配柔和的《送别》曲】 “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的才子词人柳永会如何写“离别”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霖铃》。 学-20分钟 1.感知-5’ (1)朗读展示。【生1;沿用导入的配乐】 (2)听音频朗读,划出直接抒发情感的词,这首词表达的是离愁别绪(情感)。 ———凄切、无绪、留恋、多情、伤 本词上片记别,下片抒情。词人具体如何表达“离愁别绪”?我们一起品读。 2.品情-15’ 方法点拨:分析诗词,对于描写,环境描写一般分析意象,细节描写则找出具体细节(语言、动作、外貌、情态、心理等);对于记叙,一般要找出何人做何事。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找出对应内容分析以下词句如何展现离情。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找意象】 寒蝉———秋天的蝉———蝉声本无情———天冷声凄———心境凄凉长亭———送别意象———凄冷的秋天做伤心的事———心更凉骤雨———阵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心寒情感:凄切、悲凉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找人事】 当事人———帐饮———借酒浇愁无绪———没有别的思绪,只有愁局外人———催促———天太晚还不走———当事人不想走却不得不走———无奈情感:离愁、无奈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找细节】 执———紧紧握着,不愿分离看———四目相视,只有对方噎———嘴巴愈开不开,脖颈微微颤动———千言万语道不出泪眼———不想离别情感:不舍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找意象(想象的环境)】 烟波———千里———路途漫漫———独行的寂寞暮霭———沉沉———阴暗茫茫———心情的压抑楚天——————苍茫天地,独我一人情感:孤苦 【有感情地齐读上片】 小结:上片的每一句都可以看做一个电影镜头,若是拍上片: 第一句用广镜头,拍大环境(长亭孤立、日暮雨歇); 第二句拉近镜头,拍小场景(饯别都门、兰舟催发); 第三句特写镜头,拍细节(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最后一句切镜头,拍想象(茫茫江面,孤舟独立)。 由此可以看出,上片的视野是由大到小,由眼前实景转到想象虚景。那下片会如何承接上片的景情呢? 【读下片,请同学圈出直接表示时间的词。】 研-7分钟 下片抒怀,词人直抒自己“多情不堪凄秋、风情无与人说”的悲凉、无奈之时,夹着“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自问和景物描写。这两句如何和下片的抒情融合在一起?请运用“学”环节的方法,从人事、意象角度分析。 词人自问“今宵酒醒何处”,即有酒醒,即意味着酒醉。醉了之后,词人想象自己在一个有杨柳,刮着晨风,悬着残月的凄凉的早上醒来。 ①杨柳:岸边的树可能是杨树、柏树,词人偏偏选择了“柳树”,“柳”即“留”,想留不想走的心情再次加深。 ②晓风:即晨风。喝醉了,并且过了一宿才醒来,说明词人借酒浇离愁,有浓烈的不舍情。 ③残月:“月”向来是相思物。看着月,想着昨晚与自己“执手相看泪眼”的恋人,凄凉情再加一层。 展、评-10分钟 1.展示学、研的内容 展示要求:上台展示的同学书写工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