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9828

雨霖铃 配套教学设计(6)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41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雨霖,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提点朗诵技能,提升学生朗诵水平; 2.积累诗歌中常用意象,学会通过对意象的理解分析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当中凄切感伤的离愁别绪。 2学情分析 这首词的教学对象是连平中学高一(11)班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有较大提升,可以较为有效地自主分析问题。而作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代诗歌,部分学生具备鉴赏简易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加上升上高中后已经学习过《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唐诗五首》《琵琶行》等优秀诗歌篇目,对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这个班本身思维较为活跃,反应较快,愿意思考,乐于回答问题,上课气氛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3重点难点 1. 明晰词作中意象,学会通过对意象的理解分析诗歌意境; 2. 品味词作情感,分析词作运用的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离殇———千古同悲》(3分钟) 师:人生无常,聚散不定,别离是古今同悲,古今诗人,纷纷将离愁别绪融入诗词歌赋中,由此而传颂千古.让我们先一起来感受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离情。 图音PPT导入———标题:《离殇———千古同悲》(选取中国古典画作中离别情景的图片配以恰当音乐,饱含情感地诵读以导入) 师:古人在千百年前的离愁别绪,穿越时空或深或浅地击中了我们的内心。而在北宋早期的词坛上,有这样一个落魄的词人,他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沛,四处飘荡。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在烟花柳巷中创造着属于自己、属于未来的艺术。他就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他的一曲《雨霖铃》,道尽了千古离别事,让我们即使在今天,也会为之唏嘘不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柳永抒写离别之情的名作———《雨霖铃》 活动2【活动】一、诵读指导(6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雨霖铃》,这首词的情感应是怎样的呢?从词中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来? ———情感应是凄切感伤,饱含留恋,悲戚低沉的。 ———凄切、长亭晚、骤雨、无绪、留恋、泪眼、无语凝噎、伤离别、冷落、残月 师: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是我们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运用声音朗诵来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现在,由老师先为大家范读一遍《雨霖铃》,请大家注意我在朗诵过程中的语气、停顿和重音。 (1)师范读。 朗读点拨: 师:我们在朗诵时要如何体现作品情感? ———字字含情,声声达意。理解每个字词本身的含义,将每个字都读出它应有的意蕴。如“寒蝉”的“寒”,就应读出寒冷、哀伤的感觉,(范读),可以通过延长语气,增强气息,增加颤音来达到效果,“凄切”之“凄切”应读出寂寞、悲切、凄惨的感觉,可以通过把语调放低沉,加一些叹气、颤音的手法达到效果(范读)。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阅读、感受和分析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置身于作品本身的情境中,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抒情主人公,真切细腻地品味个中情感,并将心中所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2)生饱含感情齐读一遍,师点评。 活动3【活动】二、知人论世(2分钟) 读诗词文章,要知人论世。作者所处的时代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将直接或间接地融入他的作品中,形成他特殊的作品风格。现在,我们就根据预习内容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填空题,补充完整柳永的人生经历。 1.北宋词人。第一个专业词人。 2.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3.放荡不羁,仕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