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2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要作品:《相思》《鹿柴》《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诗人介绍 渭 浥 舍 wèi yì shè 生字识记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朝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朋友相聚 高兴喜悦 绿树,山村,青山,场圃......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悠然惬意 注释: 1.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2.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3.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4.邀:邀请。至:到。 5.合:环绕。 6.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7.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8.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9.话桑麻:闲谈农事。 10.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1.还(huán):返,来。 12.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闲谈农事 学以致用,自主探究 / / / / / / / / /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 《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浓郁深挚的感情。 自学提示: 借助注释,题解,译文理解诗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用找出古诗中喝酒之情、喝酒之因、喝酒之景。 过故人庄 月下独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渭 浥 舍 wèi yì shè 生字学习 舍 旅舍 难舍难分 shè shě 多音字 安西: 渭城: 阳关: 朝雨: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龟兹城。 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 早晨的雨。 注释理解 浥 : 客舍: 柳色: 阳关: 注释理解 湿润,沾湿。 客栈。 柳树象征离别。 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 舍 客舍 寒舍 不舍 舍得 shè shě 多音字 元二: 使: 安西: 渭城: 阳关: 朝(zhāo)雨: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出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今陕西咸阳)。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今甘肃敦煌)。 早晨下的雨。 注释理解 山水田园诗:以唐代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描写的对象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对宁静平和、悠闲生活的向往。代表有《四时田园杂兴》系列、《过故人庄》等。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浥(yì): 客舍: 柳色: 更尽: 阳关: 故人: 注释理解 湿润,沾湿。 驿馆,旅馆。 柳树象征离别。 再喝干,再喝完。 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老朋友。 孤单 孤独 花、月亮、酒杯 ......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注释: 1.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2.间:一作“下”,一作“前”。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