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106889
从内部解读《荷塘月色》中的“三个世界” 教学构想与设计 2024-2024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3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2024-2024
,
模块
,
基础
,
2023
,
高教
,
语文
从内部解读《荷塘月色》中的“三个世界” 教学构想与设计 导语: 《荷塘月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名气很大,被称作是“写景抒情散文”的扛鼎之作。对本文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特别是开篇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更是引得各路学者专家猜测不已。综观各路观点,主要分为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种,外部解读流派的观点主要有:大革命失败造成的政治性的不宁静、知识分子探讨出路的精神不宁静、家庭负累造成的伦理的不宁静等。这种解读主要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经历等外部进行研究,其缺点在于:一是把原因当成了结果;一是把《荷塘月色》的形式及其意义扭曲成了“另一个世界”,和“超出平常的自己”。 这种忽略和歪曲《荷塘月色》形式意义的解读,还隐藏着一种文学理念,即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 是否可以抛开文献和索引,在文字之间打开一条通道,引导我们走向作者的内心呢? 一.寻找文眼,追根溯源———洞悉“现实世界”。 所谓“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1.这九个字里,信息量很大,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略) 【预设】“这几天”说明新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心里”可见隐秘的,不愿说的,连最亲密的妻子都没说;“颇”,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很”的意思,表示程度很深。可见事情有些严重,或很棘手。“不宁静”本句的中心词,当时的心理状态。 师:换句话说,多日来,作者一直被某种不安深深困扰,却又不便向人道说。 2.作者到底因何事而“不宁静”? 先来看一些资料。(幻灯片展示) 【资料一】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清华大学教授。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父定居扬州。1925年,朱自清成为清华教授,此后的几年,朱自清经历颇多:先为六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武钟谦病重;家累进一步加重,生活时时捉襟见肘。 【资料二】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0多人被杀,5000多人被捕,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资料三】1927年7月,《荷塘月色》发表,原载于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资料四】“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一封信) 从上述背景中你能找到他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 ①家庭原因:家庭负担沉重; ②社会层面:蒋介石制造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革命失败; ③个人原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和家庭困境的敏感。 师: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解读手段。所以大家面对《荷塘月色》一文时,都敏锐地联系到了1927年的政局变幻,国共合作失败,国家前途暗淡,知识分子内心苦闷;也有人联想作者子女众多,生活困难;甚至有人想到朱自清情感荒芜。然而,如果过分考虑考虑文本以外的东西,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阅读和感悟时,那我们就变而为索引派或考据派。 所以还是应该将文本作为阅读的第一手资料,知人论世只是一种的辅助手段。 3.文本之中,你能否找到他“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学生自由回答,略) 文本:很多事都必须想,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话一定要说。很多事不能想。 师:很多事都必须想,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话一定要说。 社会层面,朱自清是教授、作家、有气节的中国人;家庭层面,他是一个男人、丈夫、父亲和儿子,这些现实中的角色要求他必须要面对一些事情,国家民族的命运?家庭的生计,作为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责任……) 很多事不能想。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除了是作家、教授、有气节的中国人,一个男人、丈夫、父亲和儿子,他还是他自己———一个凡夫俗子。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有喜怒哀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威尼斯商人》课件(共28张PPT)+教案(2025-04-23)
《鸿门宴》课件(共62张PPT)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上册)(2025-04-22)
《第六枚戒指》课件(共24张PPT)+教案(2025-04-23)
古诗词诵读《雨霖铃(寒蝉凄切)》课件(共17张PPT)+教案(2025-04-23)
《陈情表》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上册(2025-04-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