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六三制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玩中学》第1课时《玩磁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吸引铁质物品),并初步体验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记录、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的态度,以及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认识磁铁,了解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的性质,以及磁铁间的相互作用。 - 难点:理解并体验磁铁间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现象。 三、教学准备 1. 物质准备: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回形针、铁钉、纸片、塑料片、木块、玻璃球、小车模型(带有磁铁可吸附)、磁铁性质演示教具(如磁悬浮小球、磁力小车赛道)、记录表等。 2. 环境准备:确保教室或实验区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知识准备:教师需提前熟悉磁铁的相关知识,准备好教学PPT或实物展示,以便在讲解时更加直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手持一块磁铁,神秘地靠近桌面上的回形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一块神奇的石头,它能让这些回形针跳舞哦!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好奇地)不知道!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块神奇石头的秘密,它就是———磁铁!(板书课题:《玩磁铁》) (二)认识磁铁,初步体验 1. 认识磁铁种类 师: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磁铁,它们分别是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你们还见过其他形状的磁铁吗? 生:(分享自己见过的磁铁形状) 2. 体验磁铁吸引铁质物品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磁铁,试着去吸引桌面上的这些物品(回形针、铁钉、纸片、塑料片、木块、玻璃球),看看哪些能被吸引,哪些不能。记得把结果记录在你们的记录表上哦!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师:好,时间到!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总结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的性质。) (三)深入探究,理解磁极 1. 引出磁极概念 师:同学们真棒!已经发现了磁铁的一个大秘密。那你们知道磁铁上哪里吸力最强吗?其实,磁铁有两端,这两端就是磁铁的磁极。通常我们用“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 2. 体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师: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拿着两块条形磁铁的一端,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提示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磁铁相撞。) (学生尝试将两块磁铁的不同磁极靠近,发现有的会吸在一起,有的会相互推开。)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磁铁会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 师:对!这就是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当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比如都是N极或都是S极)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推开,这叫做“同极相斥”。而当两块磁铁的不同磁极靠近时,它们会吸在一起,这叫做“异极相吸”。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 习题设计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磁铁可以吸引所有的物品。( ) 生:(讨论后回答)错误,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品。 (2)两块磁铁的北极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 生:(讨论后回答)错误,应该是异极相吸,同极相斥。 2. 创意实验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创意实验。请大家利用手中的磁铁和小车模型,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小车在桌面上自动行驶。(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 (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学生活动: 学生们兴奋地分组讨论起来,有的小组提议用两块磁铁分别放在小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