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1973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317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九年级,初中,教版,2024-2025,教师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素养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化学科学本质)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3.能够对已知物质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物质的多样性) 4.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物质的组成) 知识概览 基础主干落实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化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功能材料制造;(2)新能源开发; (3) 环境保护 ;(4)生命过程研究;(5)太空探索等。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 的变化。 (2)化学变化 ①概念: 生成新物质 的变化。 ②伴随现象: 颜色 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发光 、 发热 等。 (3)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4)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特别提醒 物理性质需要通过人的感官、物理测量等方法确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物质的可燃性等。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 、 原子 等)构成的。 (2)化学符号: 氧原子:O,氢原子:H,氧分子:O2,氢分子:H2,水分子: H2O 。 (3)化学就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组成 、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特别提醒 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了水。 交流讨论 两种变化各属于什么变化 提示:冰块融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交流讨论 发光、发热等现象能作为判断变化类型的依据吗 举例说明。 提示:不能。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的物理变化也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电灯通电发光。 生活链接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汽车爆胎、气球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鞭炮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典题(2023·济南中考)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方法点拨 生活现象中隐藏的变化 1.涉及化学变化 (1)燃烧类:蜡烛、酒精等物质的燃烧、火箭发射、由燃烧引起的爆炸,如火药爆炸等。 (2)变质类:发酵、发霉、腐烂、牛奶变酸等。 (3)生锈类:金属的锈蚀。 (4)其他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毒剂消毒等。 2.涉及物理变化 (1)形状改变:断裂、破碎、榨汁、裁剪等。 (2)状态改变:挥发、蒸发、熔化、升华等。 (3)其他:风力发电、灯泡通电发光、物理爆炸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 举一反三 [传统文化](2023·枣庄中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B)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课堂达标反馈 1.[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物体      B.物质 C.实验  D.数据和空间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B) A.香水挥发 B.食物腐烂 C.矿石粉碎 D.蜡烛熔化 3.[物质的微观构成]某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模型是 (A)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023年9月21日我国“天宫课堂”开讲了。下列太空实验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A.点燃蜡烛火焰呈球形 B.钢球碰撞弹开 C.陀螺旋转变向 D.水滴变“水球” 5.[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铁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