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9308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500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质检,单元,2024,教版,地理
  • cover
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自然中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我们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根据降水分布规律完成1~3小题。 1.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2.图中降水量②坡多于①坡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根据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这一规律,判断图中各大洲加点的地区,降水丰富的是( ) A.①③ B.②⑥ C.③⑤ D.④⑥ 气温,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不相同,对应的地带性自然植被也不相同。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与乙地比较,甲地( ) ①年降水量多 ②年降水量少 ③年均气温高 ④年均气温低 ⑤温差大 ⑥温差小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5.下面四幅景观图,与甲地地带性自然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古诗词都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读下列古诗词,据此完成6~7小题。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上述诗句中,与气候有关的诗句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上述诗句中,属于描述非季风区的景观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中东位置示意图和麦地那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8~9小题。 8.以下反映麦地那气候特征的是( ) A.终年炎热干燥 B.冬季低温少雨 C.冬冷夏热,全年干燥 D.中年温和少雨 9.从衣、食、住、行中选出与该气候特征符合的生活方式( ) A. B. C. D. 北京市某校小才同学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当日天气多云。下图示意军事博物馆所在位置和小才在军博南门拍摄的照片。读图,据此完成10~12小题。 10.选择绿色出行且便捷的方式前往该馆,小才适宜乘坐( ) ①火车 ②地铁 ③游船 ④公共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能反映当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 A. B. C. D. 12.推断小才拍照时的风向大致为(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为“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异地避寒者来源地的地带性突出;局限于某些群体,以中高龄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为主。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小题。 13.“地带性突出”是指异地避寒者主要来自( ) A.高山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中高纬度地区 D.高原地区 14.“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的纬度位置北半球低于南半球,因为此时( ) A.南半球避寒区春暖花开 B.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气候炎热 C.南半球避寒区昼短夜长 D.南半球同纬度地区降水稀少 15.气候适宜、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咖啡树一般适合生长在平均气温16℃~25℃,年降水量达到1600mm~2000mm,海拔500米—2000米且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读世界咖啡主产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咖啡主产地主要分布在南美洲、_____、亚洲、北美洲等大洲。所处地理位置为_____(五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量条件丰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